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平安校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校园

保障能源安全 守住安全底线

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5-01-10 11:00:27

王广辉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重要性自不待言。能源安全既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应该是其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这样认识上的深化,对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党中央提出的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要求,就有了一个抓住主要矛盾的具体指向。

一方面,能源风险特征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影响能源安全的一个认知因素。在多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下,能源风险的不确定性也已经不仅仅来自能源自身,“能源之外”的千丝万缕都随时可能冲出一只又一只“黑天鹅”。因此,预设的确定方案往往在应对能源安全风险中很难奏效,还会牵制不少本来可以用作随机应变的宝贵资源。能源安全不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物质资源决定论的单一能源供需问题,而是不确定性下的结构性扰动。

另一方面,能源结构演进态势和深刻变化正在成为影响能源安全的一个显著因素。比如,近年来能源结构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加快演化,突出的表现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和电量占比都在快速提升,电力系统内在技术特性在承受“压力测试”,当其同能源结构演进出现速度差,快的一方自然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失衡。以此举一反三,能源安全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须臾不能忘记的真经。

再者,能源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极限场景正在成为影响能源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极端天气发生频次、强度和影响范围不断增加,过去也不是不刮风下雨,但影响没这么大,是因为那个时候系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并且越发达越复杂化,脆弱性也就相伴而生,简单而可靠不复存在,动不动就是连锁反应,防不胜防。包括关键矿产资源,过去还未成为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我们原来比较成熟的应对能源传统安全领域的办法,正在经历巨大挑战。

最后,能源产业队伍建设的不可持续性正在成为影响能源安全的一个潜在因素。简言之,能源行业与整体老龄化的趋势一样,产业队伍也有老龄化的问题,而且从人才接续上看,行业对95后00后所谓“Z世代”的年轻人不再有吸引力。如果把这些作为能源的不安全因素,显然更需要未雨绸缪了。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认知和思想准备。国网能源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高端智库和央企新型智库,有责任就能源安全开展更具前瞻性的“未雨绸缪”的研究,也应该有勇气、有本领提出更多确保能源长治久安的意见和建议。

选自《平安校园》2024.05(总第270期)

(责任编辑:曹香凤)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