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5-01-10 13:49:37
唐琮沅 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
本次论坛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主题,结合应急管理部职能和工作实际,主要谈三方面认识和体会。
第一,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事故灾难发生频率高。近年来,一方面我国气候总体年景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多灾并发、南北齐发和灾害链发特征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老行业领域风险持续积累,新行业领域风险明显增加,进入了风险集中显露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较大挑战。面对日益上升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范重特大灾害事故或者不能第一时间果断处置、控制事态,极有可能冲击人民群众安全底线,危害社会稳定大局,甚至引发境外敌对势力负面炒作,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部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自觉站在国家安全工作大局谋划和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按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以高水平的应急管理工作成效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经各方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应急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整合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完善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安全生产等协调机构运行机制,建设完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二是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制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开展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巡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三是加快提升救援处置能力,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加快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建强国家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连续三年组织“应急使命”部省联合抗震救灾实战演习,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指挥与队伍专业指挥相结合的机制,全方位检验应急救援能力。四是高效处置灾害事故,全系统全年全天候应急值守,从预案、物资、平台、信息等方面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应对处置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等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故,及时派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着力维护国家安全。新征程上,应急管理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强能,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有力安全保障。一是系统防控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全力防范矿山、危化品、消防、工贸等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水平大提升。二是有力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协调推进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应用,提高灾害风险分析实效性和精准性。指导督促有关地区落实暴雨洪涝、地震、地质、台风、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应对措施。三是持续提升灾害事故应对处置效能,深入实施预警指挥、巨灾防范等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快补齐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短板弱项。指导各地加快建立健全省、市、县各级应急指挥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打造国家急难险重灾害事故救援的攻坚力量,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选自《平安校园》2024.05(总第2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