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平安校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校园

狠抓“四个环节” 强化军训育人实效

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5-01-14 09:29:24

  雷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党委武装部部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动适应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军训育人工作,狠抓全员参与、狠抓军民融合、狠抓按纲施训、狠抓特色项目,探索构建军民一体、校内协同、富有成效的军训育人体系,有效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提高国防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借鉴。

狠抓全员参与,加强军训育人统筹谋划。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校党委常委会重要议事内容,列入每年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开展一次专题研究。健全学校党委领导、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党委武装部组织实施的“三位一体”军训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学工工作部门、后勤保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分工,加强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军训工作的强大合力。学校党委专门印发《北京外国语大学干部教师参加军训的规定》,要求新入职青年教职工全职参与军训工作,担任学生连队指导员、副连长,一同参与训练管理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职务职级晋升标准。军训期间,学校党委组织部门专门批准成立军训团临时党支部,将军训期间组织生活作为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鼓励广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军训专题思想汇报等,实现党建、军训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国防教育协会、学生国旗护卫队积极开展活动,吸引一批对国防军事、参军入伍有兴趣的学生,着力营造爱国崇军的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还开展主题讲座、文艺演出、对抗演习等国防教育活动,力求提升每位同学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让国防观念真正融入学生内心,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中走近国防、了解国防、支持国防。

狠抓军民融合,充分发挥部队独特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拓展军训育人渠道,分别与驻地武警某部、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就共享红色教育资源、探索人才共育机制、建设国防教育基地等达成合作,有效构建与部队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打造高校与部队协同融合典范。积极发掘、传承部队和学校的红色基因,承训部队为延安时期张思德同志所在部队,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也是同时期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学校充分运用与承训部队特殊的历史渊源,以赓续传承“张思德精神”和“抗大精神”为主线,把部队和校史红色基因有机融入军训全过程,充分释放军队革命精神育人效能。承训部队支持参与高校国防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在特色科目、现役教官和装备设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丰富实战训练课目,为按纲施训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也有力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邀请军队国防军事领域专家深入军训一线,就习近平强军思想、新时代改革强军战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内容与学生深入交流,充分展示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伟大成就,用新时代军队建设发展成就提振民族士气、凝聚民族意志、增强民族自豪感,有效培铸学生爱国强军的政治信念,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狠抓按纲施训,积极彰显军训军味战味。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细化落实具体方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军事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突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为国防培养军事后备人才,为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方针贡献力量。积极克服学校场地、人员和经费困难,依托部队训练资源和学校条件,高标准足额配备军训器材及教具装备,基本开齐队列条令、轻武器、战术、格斗基础、生化防护、战场医疗救护等必修科目,不搞不切实际、哗众取宠的表演类项目,有力确保不偏训、不粗训、不漏训。在训练中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体验性、养成性和参与性为主,以培养爱国主义、尚武精神为目标,有力提升军训育人实效。实行训练科目模块化管理,每项必修科目设置学、练、考(赛)三阶段,明确教学目标、考核标准及比赛规则,科目考核(比赛)成绩纳入军训成绩评定体系。举办战术对抗真人比赛,模拟真实战场环境,指导学生将勘察地形、侦察敌情、制订作战计划、轻武器运用等技能应用于演习对抗中,增进学生对于国防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了解,激发学生参与军训的热情。

狠抓急救培训,打造军训育人特色品牌。主动对接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并争取在急救课纲指导、线上课程及学习认证查询平台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会同校医院、保卫处成立军训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组,集中力量把战地救护和急救实践捆在一起抓、连在一起建,将战地救护、应急救护和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统筹建设涵盖战场救护、突发应急评估、心肺复苏操作、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内容的系统课程体系,形成各司其职、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高标准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邀请在京各大医院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原援外医疗队骨干等有丰富急救培训经验的专家,以及部分学校医院医生数十人担任培训教师,权威性高、专业性强。采用国内先进的智慧化急救教学装备,如智慧化心肺复苏综合训练考核机、心肺复苏AI科普机器人、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AI科普机器人、自动体外除颤器训练机等300余套(件),实现“教、学、练、考”一体化,充分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效果质量双提升。实行分批次满课时小班教学,确保人人上手实操,实现近3000人沉浸式体验教学全覆盖,所有参训学生全部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急救知识,随堂考核通过率达100%。

在探索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育人的道路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将继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出色才能和强烈国防意识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责任编辑:柳青

选自《平安校园》杂志2024.06(总第271期)

(责任编辑:曹香凤)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