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1-17 09:55:58
民政局作为联系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桥梁,在执行社会民政政策,保障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民政局很好地诠释和执行了这一职能,尤其在青少年关怀和婚管登记工作中更是全心全意、用心服务,让达川区民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浓浓的关心关怀,助力“老家达县•宜美达川”建设。
织密护航保护网,心心相伴为儿童
2023年7月1日,达川区儿童福利院开始转型升级。达川区民政局重新整合多种资源,划分功能区、临时监护区、活动开展区、办公区,全面升级为集“关爱、保护、救助、临时监护”等职责为一体的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并坚持“儿童优先”理念,以区未保中心为轴,联合政府、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带动乡镇和村(社区)力量,构建“1+3+N”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将关爱保护力量精准送到基层一线,发动全区24个乡镇(街道)和109个区级部门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对全区1131名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织密全方位关爱保护网,确保每名困境儿童得到更及时、更细致的关怀。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达川区积极响应,2023年11月,在全市率先实施“空间换服务”吸引专业社会组织“沐阳心理”入驻,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同时印发《“‘未’你而来·心灵护航”七大系列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达川未保办发〔2024〕2号),以此为线深入打造“‘未’你而来·心灵护航”工作品牌,有序、有效链接当地心理专业人才库为全区困境儿童免费提供一对一个案辅导、团体讲座等心理服务,填补达川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空白,全面提高困境儿童身心健康水平。2024年首先着力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为220名该类儿童开展了“聆听心声”心理测评建档,开展“知心交流”个案辅导54人次,“心心相伴”团辅讲座16次,“读懂心声”家长课堂7次,“强心健心”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巡展3个月,有效疏解了5名有强烈自伤自残冲动的儿童并转介到对点医院进行治疗。
为保障困难儿童平稳度过寒冬酷暑,达川区在今年覆盖全区24个乡镇(街道)帮助了750名困境儿童,在冬天为他们送去鞋袜棉被,在夏季送去清热药物,及时带去党和政府浓浓的关切之意,并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慈善资源,在暑假来临前,通过各地儿童督导员征集困境儿童想法和意见,开展了“为你而来·明心立志”暑期户外活动,分批组织全区100名困境儿童去往巴山地质博物馆、张爱萍故居、市博物馆、市科技馆、重庆渣滓洞等地学习红色文化,感受自然和科技魅力,通过凝聚社会力量实现了困境儿童微心愿。
婚登服务全方位,情暖万家促和谐
达川区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多举措提升服务质量与工作成效。夯实基础,完善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一方面,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共整理解放以来婚姻登记纸质档案45万余份,实现电子与纸质档案“双套制”保管,调阅档案达4000余人次,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序、查询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婚姻登记处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与法律法规,全年累计培训80余小时,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法律素养,为婚姻登记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服务,助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积极创新婚姻服务模式,开通“达川民政”微信公众号婚姻登记在线预约功能,设立“婚姻家庭法律辅导室”,开展“婚前微培训”“离婚微调解”等活动50场次,成功挽救危机家庭30对。携手达川区法院、瀛诚虹信律师事务所、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深入各乡镇(街道)宣传正确婚恋观及优生优育、科学养育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现场调解家庭矛盾20起,有效增强民众婚姻法律意识,促进家庭和谐。同时,设置婚姻家事巡回法庭,处理离婚案件180起,为当事人提供便捷司法服务。
拓展职能,提升婚恋婚育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婚姻登记职能,积极推进“跨省通办”“全市通办”婚姻登记工作及“公民婚育一件事”,办理跨部门“公民婚育一件事”1416件,实现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联合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开设“达川区婚育学校”,从婚姻登记延伸至婚育服务全链条,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成功举办“情牵老家达县·琴瑟合鸣今生”——2024年达川区520沉浸式婚恋文化活动、“七夕不打烊·达川筑鹊桥”——七夕颁证仪式等婚恋活动,进一步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