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洛阳市卫健委主任李金乐:多策并举高质量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来源:顶端新闻2025-02-12 16:06:01

2025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全面提质“健康洛阳”,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高效运营2个国家级、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2月7日下午,洛阳市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走进西交大二附院洛阳医院视察,重点关注了该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为何备受大家关注?洛阳市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又有哪些举措、成果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对此,2月10日,顶端新闻记者专访了洛阳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金乐。

顶端新闻:国家呼吸和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先后落地洛阳,洛阳市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地级市。目前“双中心”现状如何?

李金乐: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输出医院,采用半托管模式与洛阳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分为万安和伊滨两个院区。

其中,万安院区一期总投资16.93亿元,自2023年8月1日全面开诊以来,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近5000人次,并提供特色诊疗服务。伊滨院区建设进展顺利,一期部分区域已精装修完成,计划于近期开诊运营。二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同时,国家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输出医院,采用全托管模式与洛阳市中医院合作共建,分为西工、涧西和伊滨三个院区。伊滨院区一期已正式开诊运营,规划床位1200张。

顶端新闻:洛阳市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果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李金乐: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洛阳市采取了多项具体举措。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程,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资源,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在具体实施中,洛阳市贯彻落实“35518”建设思路,采用专家长期派驻+名医巡诊+学科融合共建模式,实行专班例会制度,定期听取项目进展,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建立督导机制,强化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在诊疗技术、管理模式、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提供财政支持,如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输出医院品牌管理费用,并落实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保障政策。

这些举措使得洛阳市在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合作机制与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洛阳市通过借助“医疗国家队”的优势,逐步完善了合作机制,并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如西交大二附院洛阳医院已连续4年位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等次。

此外,科研创新与人才引进也取得明显成效。洛阳市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家联合科研攻关,创建8个省级科研平台和工程研究中心、11个市级实验室和1个企业研发中心,发表论文近150篇,其中SCI等核心起开近70篇,申报国自然基金13项、省部级项目6项、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0多项。同时,项目医院还柔性引进河南省A、B两类高层次人才4人,为洛阳市的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洛阳市还加大了对项目医院相关科室的支持力度,持续改善软硬件环境,着力拓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了多个学科的提质增效,并建设了“名院、名科、名团队”。同时,项目医院呼吸科成功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争创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3个省级特色专科,积极引进新技术110多项,其中近40多项技术填补了豫西地区的空白,市域外埠病人较2023年增长了16.8%,进一步降低了群众跨省、跨市异地就医的需求。

下一步,洛阳将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深化合作、完善体系、强化科研教学等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医疗高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河南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关彩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