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2-28 20:43:49
当2025年2月28日最后一座雪雕在春日暖阳中渐渐消融,乌鲁木齐首届冰雪大庙会以亮眼成绩圆满收官。这场历时113天的冰雪盛宴,不仅创下西北地区冰雪文旅项目规模之最,更以“丝路文明+冰雪经济”的创新表达,为新疆贯彻“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家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2024年11月8日,新疆以冰雪为笔,在广袤的丝路画卷上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乌鲁木齐首届冰雪大庙会不仅刷新了西北地区冰雪文旅的标杆,更以50天建成、7000多万投资、4000台架次机械设备、1000多工人24昼夜鏖战的“新疆速度”,向世界展现了冰雪经济与营商环境的“双向奔赴”。
从“三亿人上冰雪”到冰雪经济新范式
在冬奥遗产持续释放红利的背景下,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的诞生恰逢其时。水磨沟区人民政府以冰雪运动为支点,撬动起涵盖民俗展演、冰雪运动、特色餐饮的产业链闭环。占地7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冰雕艺术与非遗文化交相辉映,雪地运动与电音狂欢碰撞火花,这种“冰雪+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正是对“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数据显示,开园首天接待游客即突破1.5万人次,印证了新疆冰雪经济的巨大市场潜力。
走进70万平方米的园区,高达18米的“丝路明珠”雪雕巍然矗立,30000立方米的造雪量勾勒出驼队穿越时空的壮美画卷。
这座耗资600万元的冰雪地标,与散布园区的近百座冰雕雪塑共同构成丝路文明解码矩阵:丝路古城门、王者荣耀、鹿鸣雪境、丝路新疆会客厅、飞龙腾达、塞外驼铃、正财神雪雕群像演绎文化交融。“我们不是简单堆雪造景,而是用冰雪重构丝路文明叙事”。总设计师欧东波透露,团队曾多次赴全疆各大文化古城调研,将多处文化符号转化为冰雪艺术语言。
据统计,冰雪大庙会项目直接带动冰雪装备、智慧文旅、特色餐饮等23个产业集群,1000多个就业岗位中,45%优先录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间接激活周边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勾勒出冰雪经济赋能民生的立体图景。
营商环境优化催生“华霆速度”
在“旅游兴疆”战略指引下,乌鲁木齐市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优化营商环境,最终吸引华霆控股集团携手创博国投重资布局。面对50天工期、零下20℃极寒、多工种交叉作业等极限挑战,企业调集上百工程师驻场指挥,采用装配式施工等前沿技术,创造了70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及20个主题群冰雕雪雕建设的行业奇迹。“我们不是简单复制东北模式,而是打造具有新疆辨识度的冰雪IP。同时政府专班全程驻场,及时解决项目推进的一切难题”。华霆控股集团总裁劳同思的话,折射出企业对新疆文旅资源的深刻理解与战略定力及对新疆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据悉华霆控股集团在新疆的布局,已超越单个项目运作层面。依托“一核两翼”战略规划,企业计划未来五年投资20亿元,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发展区域,串联阿勒泰地区、昌吉州地区两翼为战略发展方向,构建全域及冰雪旅游廊道。特别是在文旅融合维度上,集团正与多家资本及央企机构携手合作,这种深度整合资源的发展模式,正在重塑新疆文旅产业的价值链。
夜幕下的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维吾尔族老人阿卜杜拉·艾萨正在向游客展示庙会购买的“雪莲花”冰雕灯。晶莹剔透的灯罩内,丝绸之路的古老传说与冰雪经济的新生故事交相辉映。当华霆控股集团等企业把根深深扎进这片热土,当文化与冰雪经济成为富民兴疆的新引擎,一个更具文化厚度、产业深度与民生温度的新疆,正在冰雪消融的春天里孕育新的希望。更富魅力的美丽新疆,正在冰雪交融中绽放异彩。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