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广东梅州梅县区:兜牢民生保障,夯实幸福根基

来源:民生网2025-03-07 10:31:38

3月6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梅县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办好民生实事”的内容备受关注。报告提出聚焦民生、安全、稳定“三基共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会议现场。冯森达摄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突出就业优先,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三项工程”,力争技能培训2500人次以上。坚持预防与整治并重,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强化社保扩面征缴,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做实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工作。动态调整社会救助标准,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水车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丙村镇敬老院升级改造、梅县区光荣院改造等项目建设,扩大长者饭堂服务覆盖面,增加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供给。让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健康成长。

提质扩优教育医疗。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提高乡镇“三所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变化趋势,持续实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有序推进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建设,力争华业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培英东山高级中学二期、松源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推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争取中考高考有更大突破。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业、企业、创业、就业联动,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落实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抓好防溺水、防欺凌、心理教育等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推动粤东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联动建设,确保优质医疗资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深化医联体建设,推进省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造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改陈布展完成为契机,推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同怀别墅等红色资源优化升级,打响叶帅故里、红色苏区品牌。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古镇老街、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加强整体性保护和分层次开发利用,加快修缮蔡蒙吉故居、邓仲元旧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实施文艺“双精”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鼓励创作文艺精品。办好文旅节庆活动和马拉松、足球等体育赛事,承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相关赛事。扎实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守护历史记忆。

守牢安全发展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攻坚工作,全面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自建房、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毫不松懈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按照避险优先、应搬尽搬要求,健全完善配套政策,稳妥有序推进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抓好监测预警强化、临灾管控提升、应急避险设施建设、应急救援力量优化提升等工作,汛期前完成村(居)“一页纸”应急预案等修订,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让群众生活安心。

深化平安梅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村(社区)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创建更多“无信访村(社区)”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梅县区始终将民生置顶,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当作关键大事来抓,以务实的举措、不懈的努力,不断夯实民生保障的根基,致力于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稳稳落地,既拥有长远的延续性,又具备坚实的保障,全力绘就新时代幸福生活新画卷。

(冯森达 吴碧芬 王雅)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