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新闻人物素描》:用素描绘画提升新闻人物表现力

来源:环球商讯2015-04-13 15:02:14 人物素描 新闻 表现力

摘要:《新闻人物素描》是国内第一部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分析新闻人物与事件的特点,阐述以素描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美术编辑图书。

【图书简介】

《新闻人物素描》是国内第一部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分析新闻人物与事件的特点,阐述以素描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美术编辑图书。

本书作为工具用书与基础教程,适用于插图绘画、美术编辑、编辑记者、图片摄影、广告创意、版式设计、网络美工、媒体营销、印刷出版等从业者和相关院校的师生。

【序】

善思者  行无疆

——由满都拉和他的新闻人物素描说起

文/马国仓

满都拉是我在新闻路上结识的好友。作为蒙古族,他性情豪放,内心却十分细腻,特别是他有着一颗对所热爱的事业异常坚定执著的心。和他交往中你不难发现,粗犷的外表下他有着丰富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对事对人敏感独特的观察、思考和见解。由此,他做的每一件事或是拿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惊喜和打动,这次嘱我作序的《新闻人物素描》便是其中一件。

满都拉是有心人,他始终坚持着对专业的追求,长期关注新闻视觉与美术编辑领域,不仅从事新闻视觉的多种实践,还坚持研究探索新闻视觉的传播规律。从2012年开始陆续出版《美术编辑工作指南》(2012年)、《美术编辑创意手册》(2013年)、《期刊美术编辑指导教程》(2014年)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窄领域”的专业书曾取得跻身当当网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的成绩。

一年一书,殊不简单,《新闻人物素描》便是他2015年拿出的新作。该书从新闻的角度谈人物素描,这是他作为媒体人和美术人,两栖融合创作的作品。不管是新闻,还是人物,抑或素描,市场上能见到很多单独论述其中一个方面的图书,但跨界论述的书却是第一次读到,他从新闻谈绘画,从绘画看新闻,既有新闻的敏感度,又含绘画的技巧学,角度非常独到,形式很是新颖,开拓的勇气可嘉,创新的成绩可喜。

这本书读来轻松,思考却深,又很实用。绘画是一个非常费心费力的过程,尤其是在其他日常工作繁杂的情况下,满都拉能沉得住心、静得下气,专注地绘画,在短短2年时间里,根据新闻事件与出版时间的要求,画出了近百张肖像并挑选出50幅有新闻性、有看点的画作为案例,每一张都是那么生动独特,特点鲜明。难能可贵的是他边画边探索,边画边总结,从中看得出每一张素描背后都有他认真的构思和技法,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新闻人物素描作品越画越精细,越画越具味儿,越画越成熟……

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绘画等多种视觉形式,科技的进步与商业的影响,促使媒体日益重视发布能够激发阅读欲望、便于理解、接受过程轻松愉悦的报道内容。美术编辑的专业性与空间也随着媒体与社会发展得到了提升与拓展。作为美术编辑的专业技能之一,绘画具有艺术鉴赏和记录保存的特点,加强了新闻的文化深度。素描在绘画中尤其注重造型与写实,以人物为绘画报道主体的新闻人物素描,描绘人物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物的典型个性与鲜明特征,丰富了新闻的阅读形式。

作为一名全能选手,满都拉将美术编辑的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高度,将工作经验和成果转换成美术编辑系列专著,还发表了十几篇相关论文,及时地在这一领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从最初广泛概括美术编辑领域的大论述,逐渐细化到创意设计、人物素描、数据图表等小角度、深切口的精细分析,体现了他对行业的广泛了解和对专业的深入认知,为促进美术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行业职称的标准评定,奠定了基础。

《新闻人物素描》一书和满都拉以前的作品一样,都带有实用工具书性质,而工具书并不是一般作者所能把握的。应该说,从满都拉的系列美术编辑图书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在事业上持之以恒的耐力,更让我们看到他在学术上、理论上的专业水准。

善思者,行无疆。期待好友满都拉在自己热爱的美术编辑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有更多的新作奉献读者。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前言】

素描绘画提升新闻人物的表现力

文/满都拉

新闻与绘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记录与传递信息的不同方式。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最早的新闻形态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邸报、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每日纪闻等将上层统治阶级的动态发布到各地要人的形式;绘画是在材料表面以特定工具及色彩描摹图象形态,记录事物、表达思想感观的过程,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证明自远古时期,绘画已是人类重要的记录形式。

绘画与新闻结合的新闻绘画报道在新闻史上影响深远,1842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首份以图片报道新闻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London News),克服了当时摄影照片无法制版印刷的问题,创刊号以绘画再现了当年的德国汉堡大火遗迹,当期销量即达26000份。1884年中国上海《申报》附赠八页以时事新闻图画为主体的旬刊《点石斋画报》,开启中国新闻的画报形式。绘画新闻不仅可作为新闻现场的客观报道,还可进行批评、讽刺等评论,中国的三毛、美国的黄孩儿等形象都是新闻绘画塑造的典型范例。

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现代新闻界多种人物画报、人物周刊、人物访谈、真人秀等人物媒体层出不穷。人的因素也影响了新闻写作,发展了从人物的故事切入的写法,增加报道的人文性、趣味性、贴近性与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不仅具备教学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功能,也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还可应用于新闻、商业、办公环境的美术编辑。素描写实的属性、单色笔触的快速成稿与新闻报道真实快速地反映现实具有相通性。素描的多元化应用在新闻领域产生了新闻人物素描,它针对新闻事件与人物动态,根据阅读习惯,以大众审美为标准,运用素描技法,呈现新闻人物形象,结合影像、电脑、印刷等后期技术,适应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的发布特点。

新闻人物素描作为新闻传播与美术绘画交融的专业技能,以新闻为背景,人物为内容,素描为表现,具有新闻纪实性,人物典型性,绘画艺术性,是美术编辑的重要表现形式。掌握新闻人物素描,需了解美术编辑与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根据绘画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分析新闻人物素描的特点,通过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明暗色调的描绘,体现人物外形轮廓、容貌形象,突出人物在新闻事件的情绪心态。素描作品在素描工具、装裱工艺与后期技术的衔接下,不仅可用作新闻人物的绘画报道,还可作为艺术画作展示在印刷品、电子显示屏、投影幕布、户外广告等,呈现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提升新闻人物的表现力。

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新闻人物素描的创作必须适应新闻报道出版发布的截稿期,如何既保障新闻的时效性,又符合美术的艺术要求,是新闻人物素描的重要课题。

为拓展素描绘画的发展空间,探索在限定的编辑流程与发布时间内,新闻人物素描的表现形式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与艺术展示的要求,笔者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分析新闻人物与事件的特点,阐述素描绘画技法,选取50幅为《环球》杂志“圈子”栏目绘画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新闻人物素描作为案例分析,著成《新闻人物素描》,以供探讨研究。

【作者简介】

满都拉,蒙古族,孛儿只斤(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世界华人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会理事

☆中国期刊协会2015年度“中国最美期刊”遴选专家评委

新华通讯社《环球》杂志首席摄影,美术编辑学专家,长期从事新闻视觉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主管主办的报纸、期刊、网站、电视栏目,参与并主持视觉改版、图片拍摄、版式编排、图表制作、插图绘画、广告设计及重大选题的封面创意,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出版报》、《参考消息》官方网、《瞭望新闻周刊》、《人民画报》、《民生周刊》、《传媒》、《中国工商》、《中国对外贸易》、《中国应急管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中国计算机用户》、《中国新书》、《北京组工通讯》、《北京青年周刊》、《北大商业评论》、《新世纪周刊》、《新华商》、《奥运经济》、《视窗世界》、《竞赛画报》、《明星时代》、《中国MBA》、《富》、《消费天地》、《红地产》、《桌面黄页》等。曾担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新书目》杂志美术指导

求是杂志社《小康》杂志美术总监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美术总监

新华通讯社《新闻业务》周刊肖像插图师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经周刊》栏目封面创意师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美术总监

经济日报社《中国企业家》杂志设计中心主任

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设计总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工作》(党刊)特约美编

首都经贸大学《当代经理人》杂志美术指导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