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5-03-12 18:32:43
在深化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四川省遂宁市实现医疗与教育深度联动。近日,遂宁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聘任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11位临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覆盖11个重点科室。遂宁创新医教协同的实践,也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职教改革迈出突破性一步。
破解“校热院冷”困局
“过去校企合作常陷入校方‘一头热’的窘境。”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临床教学长期依赖标准化案例和模拟操作,与真实医疗场景脱节。此次受聘的专家团队涵盖儿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关键科室,平均临床经验超过15年。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受聘专家将临床实战融入课堂。
在《急危重症护理》首课中,受聘专家通过真实急救病历还原监护仪报警、室颤波形识别等场景,实现“手术室即教室”的沉浸式教学转型。课后统计,90%受训学生能准确识别危急病症特征,验证了“临床专家进课堂”模式的有效性。
构建“双螺旋”育人新模式
遂宁市创新推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在遂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医院联合开发的《临床思维训练》课程中,专家们引入“病例回溯教学法”,培养学生逆向推演完整诊疗链条。通过实践性质更强的课程,护理专业学生现在分析病例时,会自然代入主治医师、护士、检验师等多重视角。
教学团队特别设置“医患沟通虚拟仿真室”,通过AI技术模拟32种典型医患场景。“临床数据显示,年轻医生前三年的离职主因源于沟通压力。”参与课程设计的儿科主任医师表示,专家团队要在校园阶段,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节奏,以期在就业时能快速融入临床团队。
打造区域医疗人才培养新高地
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将临床专家纳入专业建设委员会,重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与临床标准对接度提升40%。配套建成的“教学型病区”配备标准化示教设备,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目标。据统计,首批参与实训的学生技能考核优秀率同比提升27%,问诊流程规范性达三级医院入职标准。
此次医教深度合作打通了课堂与手术室的教学链路,形成医疗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遂宁方案”。随着临床专家教学参与度持续深化,区域医疗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将日益凸显。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编审:郭梁、赵慧,编辑:王天资,文字:陈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