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心境澄明 以情入画——邓福邦的山水情缘

2025-03-20 18:25:45

邓福邦的山水画气势磅礴,笔墨挥洒自如,将秦山的雄伟与广袤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技法层面,他精妙地运用阴阳对比,水墨的浓淡干湿相互交织,构建出层次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其笔触刚劲有力,既精准捕捉山川轮廓,又赋予其生动神韵,皴擦之间,山石林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或灵动飘逸,或沉稳内敛,尽显艺术风采。而画面中的留白与墨迹相互映衬,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引人无限遐想。邓福邦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勇于探索创新之路。他深受黄宾虹等前辈的影响,追求“心境澄明,以情入画”的艺术境界,力求在画作中实现“观云而心驰神往,临风则思绪万千”的精神漫游。其山水画中,林木繁茂,清泉细语,山峦间云雾缭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与秀美风光,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与悠远的历史韵味。

 

邓福邦绘画作品《泰山幽境图》《泰山晨旭图》

邓福邦的作品主题多元,情感真挚而深沉。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美,将自然景致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创作出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作品。其乡情小景系列,以质朴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用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并保留了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瞬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邓福邦绘画作品《大道琴音图》

邓福邦的草书作品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笔触中蕴含着沉郁的笔力,每一笔都显得遒劲有力,透露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在字的运转上,他展现出非凡的驾驭能力,笔画之间既流畅自然,又不失法度,既有奔放之态,又不失严谨之姿。其草书格调不俗,既有古人的遗风,又融入了个人的独特理解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邓福邦书法作品

《道德经》摘选 老子

《碧玉岩前是故乡 路旁遥指校书堂 金来带剑骑征马 羞向关中道姓杨》杨震

此外,邓福邦的作品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他通过对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题材的深入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他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更能在心灵深处引发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意义。

(文/杜少华)

艺术家简历:

邓福邦,1958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他的画作题材根植于大秦山之景,通过写生捕捉秦山的壮丽与韵味,将秦山的雄伟与广袤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风格上,他精妙地运用阴阳对比,水墨的浓淡干湿相互交织,构建出层次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形成了浑厚大气、风格兼容南北的独特艺术风格,赢得了画坛的广泛赞誉。

秦山画派由书画家邓福邦先生创立。该画派以“大道”观念为基准,探奥中国山水画理之真谛,作品浑厚大气、风格兼容南北。邓福邦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卓越的书画技艺,更在于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传承。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