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4-02 14:30:37
近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AI赋能艺术设计”论坛在西京学院举行。来自文化遗产保护、艺术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师生1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共谋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发展新图景。论坛由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王宝强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臧卫军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表示,期待论坛能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跨越学科壁垒,推动设计、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并希望专家学者们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转化的新途径,为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新篇章。
研讨交流期间,嘉宾们紧扣本次论坛主题,踊跃发言,分享独到见解。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刘静认为,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潮文化的结合正经历一场“双向赋能”的革命。她指出,随着具身智能、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的发展,非遗国潮的“双向赋能”将更趋深度融合——从文化基因的解码到生成式传播的闭环,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正共同书写“活态传承”的新篇章。
臧卫军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教学改革”主旨报告中表示,要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教育新生态,使艺术设计教育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与转化器,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更多能驾驭技术变革、引领美学潮流、担当文化使命的复合型创新艺术人才。
闭幕式上,臧卫军表示,本次论坛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AI赋能艺术设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艺术设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次生动实践。设计艺术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起点,用“传承”守护艺术初心,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用“创新”突破思维边界,让科技赋能艺术表达,为人类艺术文明的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西京学院民间美术陈列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