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4-15 19:27:59
黄山,坐落在黄山区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和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黄山,天之骄子,国之瑰宝,世界奇观,是至今我国唯一、世界仅有的获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名山,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
近期,当代著名辞赋家冷为峰继五都赋、四大名楼赋之后,满怀激情创作黄山赋,大气恢宏,纵横开阖,意境高迈,可谓咏山的上乘佳作,为新时代献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冷为峰的《黄山赋》以雄浑的笔触和深邃的文化意蕴,展现了黄山的自然奇观与人文精神,堪称当代辞赋中咏山之作的典范。延续了冷为峰“大题材、大境界”的创作风格,既承袭古典辞赋的厚重底蕴,又融入现代语境的创新表达。其以黄山为载体,将自然奇观、历史文脉、哲学思辨熔于一炉,堪称当代山水文学的典范之作。《黄山赋》亦通过人与山的对话,完成了对华夏文明精神的又一次诗意诠释。善用宏大视角与壮丽意象,将黄山的地理特征与宇宙气象相融。巧妙嵌入黄山的人文历史,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互文。语言兼具古典辞赋的凝练与现代诗意的灵动,通过虚实交织的意境,将游山体验升华为精神超脱。全赋以“总—分—总”结构展开,首段总述黄山的地理形胜与历史底蕴,中段分述奇峰、怪石、云海等具体景观,末段升华至“天人互融”的哲学境界。以自然景观为起点,最终落脚于文明传承与民族精神。尤其结尾“以尧舜之心为心,以天地之道为道”的呼吁,将黄山之“德”与儒家伦理相连,深化了山水的人文内涵。
黄山赋
夫天下之绝胜,莫过于黄山。天降瑶界,地眷新安。长江驭浪东泽,庐山携翠西连。太平湖横其北,汤口镇界其南。今蕴江淮,其上应乎列宿;古承吴楚,其下合乎坤元。镇华东之奥区,势揽万象;聚宇内之形胜,灵润八埏。曜曜乎锦及于地,峻峻乎绣极于天。领千山无不俯拜,冠六合无不仰观。
若夫陟万阶而愈迷,攀千岩而不惮。峦嶂叠叠,龙蛇之势所蟠;林霭层层,日月之辉不现。登光明之顶阔,月轮可拿;览天都之峰雄,云翳堪玩。主峰吐莲而娇妍,玄鸟饮翠而清啭。怪石为骨,皆讶万状之奇;云海为裳,尽痴千姿之幻。三岛之绚,石峰得蓬莱之名;百步之危,云梯骇鬼门之叹。玉屏卧佛眷而不离,猴子观海守而不倦。温泉泻玉,似沐华清之池;崖瀑起雷,若挂银河之练。其松无语,却有迎客之仪;其木有情,相守连理之恋。石无松不妍,峰无云不绚。雾凇以琼花为妆,冬雪以琉璃为缎。亭台观日,辉耀黟山之间;寺庙鸣钟,声荡徽州之远。浴月色则诗怀可吟,沐晨曦则画意堪眩。似梦非梦,或逍遥于灵峰;似仙非仙,或浮游于云汉。万壑各藏其幽,四季各炫其变。造化乃鬼斧所臻,灵异乃阴阳所显。天无阳乌不明,地无黄山不灿。
溯乎亿年化育而成画,百里绵延而为屏。文藏于万化之理,势起于千壑之形。道家玉成,潜于草木之瑞;黄帝羽化,源于翠峰之灵。景以五绝而擅美,文以五胜而著称。斯地何缘,霞客之游记炳炳;斯山何幸,李白之遗韵萦萦。无时游者不绝,是处仙籁可听。临其境则悟陶潜之逸,登斯山则感醉翁之情。观其古刻千崖,史学可饱;入其楼院百栋,玄奥应惊。至于石何悟禅机之奥,树何晓菩提之经?画派源山而独树,遗产冠世而久恒。山水之奇,必得诗文相契;境象之异,必引贤达共鸣。山因文而敷彩,地因山而擅名。合天道则世泰,合人道则德明。
盖闻纳古今者博,容天地者雄。昆仑巍峨,逊其奇伟;瑶山瑰怪,输其葱茏。其境在于山水谐美,其魂在于天人互融。以风月之无尽,祚鼎运之无穷。凭黄山之风骨,蕴华夏之雍容。山载育以为德,民感馈而为衷。至于山藩八荒,莫负凌云之志;壁立万仞,不忘济世为公。以尧舜之心为心,以天地之道为道,乃其尊崇也。噫嘻,于斯山也,俗者易醒,愚者易聪。乐复乐乎瑰秀,颐复颐乎心胸。盖天下之景,游黄山足矣。
作者简历
冷为峰,笔名微风,山东日照人。中赋会副主席,“全国十佳辞赋家”“国家一级诗人”。出版四部文集《黄海涛声》《长河流韵》《芒鞋留痕》《微风草吟》。30余篇赋被勒石以刻。孔子赋被翻译成英文海外传播,也被中国书法家书写,参加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内外巡回展出,永存在孔子博物馆;齐鲁赋被2020年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刻于贵州。在全国获诗词赋征文大奖600余次;在各种媒体及刊物发表诗词赋1000余首,创作古体格律诗词3700余首,辞赋200余篇,兼有楹联、古代散文、歌曲、新诗等文学创作4000余篇(首)。
(王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