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民生智库|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

来源:民生周刊2025-05-06 14:49:25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姚选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聚地,各色各样的形式主义问题加重了基层的治理负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精神是当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科学指针,为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指明了行动方向。

自治、法治、德治是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治理方式的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的基础性作用

基层形式主义的形成根源内涵丰富,基层治理“自治”方式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其重要维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疆界性”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揭示基层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时指出:“有的发展产业不进行调查研究,靠拍脑袋决策,去年让贫困户养鸡,今年让贫困户养羊,明年让贫困户种药材,扶贫项目和贫困产业需求严重脱节。”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要发挥好基层治理“自治”方式的基础性作用,让基层群众自己能够“说事、议事、主事”,做到基层事情由群众“商量着办”。

其一,优化基层治理的政策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的政策环境是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切实改变“顶格管理”模式、推动基层赋权增能、改革完善考核问责等举措,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的政策环境,持续压缩形式主义的滋生空间。

其二,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力量,要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他们在反形式主义中的主体作用。

其三,强化群众自治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群众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这些自治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阵地。

充分发挥基层“法治”的保障性作用

基层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很多,基层治理“法治”方式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其另一重要维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保障性”治理效能。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要发挥好基层治理“法治”方式的保障性作用,让法治成为人民群众面对、应对和解决基层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有力“靠山”。

其一,深化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其机构职能配置,持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破除基层治理“权责不清”等弊端,从源头上减轻基层治理的不合理负担。

其二,严格规范基层考核问责。基层治理评估指标包括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关注政策落实的“账面成绩”,更要深入基层村社实地调研,了解政策落地的实绩以及老百姓的评价。秉持严肃、精准、规范、审慎的原则进行问责,既要坚持原则对触碰底线问题的干部进行处理,又关心关爱干部,敢于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

其三,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宣传、以案释法等活动,着力培养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营造基层空间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干事创业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基层“德治”的引导性作用

基层形式主义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基层治理“德治”方式的补充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其重要原因,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引导性”效能。

持续深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要发挥好基层治理“德治”方式的引导性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反对形式主义。

其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精神武装头脑,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开展警示教育,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同时表彰先进典型,发挥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基层社会仍在发生作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如敬业、诚信等价值观念,通过举办“村晚”“村BA”、利用“红喜事”等基层重大活动契机,将这些好的价值观念融入基层治理中,提升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道德素养。

其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持之以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他们成为基层社会整治形式主义的先锋模范。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9期、4月28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