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湖南张家界市气象局全力打赢强降水气象服务硬仗

来源:民生网2025-07-01 20:18:29

继6月18日至21日湖南省张家界市出现最大降雨量为671.3毫米的历史罕见极端暴雨后,6月24日至26日,张家界全市再次遭遇强降雨袭击,全市共有144站、78个乡镇街道出现强降水,平均降雨量96.4毫米,其中100至249.9毫米35乡镇、48站,50至99.9m53乡镇、94站,最大雨量站点出现在慈利县溪口镇194.6毫米,最大小时雨强43.6毫米,出现在永定区谢家垭站点。

面对接踵而至的强降水过程,张家界市气象部门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面进入决战状态,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有效减轻了气象灾害损失。

未雨绸缪 精准锁定

早在6月22日上午,张家界市气象局直报市委、市政府及防汛部门的《气象信息专报》在总结上一轮强降水过程时精准锁定了新的降水行踪:“18日至21日极端强降雨结束,24日至26日我市又将有一轮强降雨过程。”

6月23日上午,经认真会商后,张家界市气象局对即将来临的降水过程精准“点穴”:“24至26日有一轮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强降雨与前期降水落区重叠,致灾风险高。”

6月24日,张家界市气象局在滚动订正预报中对本次降水过程主要落区、主要降水时段、量级进一步精细化,提醒有关部门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灾害;注意加强防范持续强降雨可能诱发的即发性、滞后性地质灾害,以及对交通安全和文旅活动的不利影响。

6月24日20:00,张家界市气象局紧急启动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同时联合国土部门对外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受预报服务推动,张家界市应安委紧急发布命令,要求各区县和相关单位做好地质灾害提前防御避险等8个方面研判部署。张家界市各区县纷纷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充足的预警提前量,为全市上下防范新一轮强降水提供了重要窗口期。

党旗飘扬 “硬核”坚守

降雨过程开始后,张家界市气象局在气象台成立党员突击队,全面落实“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认真做好无缝隙滚动式预报预警,持续提供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分级别、分区域精准联动相关力量,不断缩小灾害防御“包围圈”。

6月25日下午开始,进入本轮强降水最迅猛时段。25日夜间,张家界市气象台彻夜灯火通明,电子屏幕上,雷达回波如汹涌潮水般向慈利县与永定区南部推进,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手机通话声此起彼伏。

防汛关键时刻,张家界市气象局领导兵分多路,主要负责人唐杰冒雨参加全市防汛会商,24小时关注雨情与预报服务进展,持续为市领导提供决策服务;黄治国与谭磊坚持一线带班;胡艳阳、贺捷颜深入包保社区,与村干部一起查看危险地段汛情、水情。

张家界市气象台台长易文军、副台长周雅琴等党员突击队员被安排在了关键时段值班。他们发挥“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秉持“预报提前1分钟,群众就多一分安全”的信念,通宵坚守气象台,带领台里年轻预报员们紧盯电脑屏幕雷达回波,定时更新降水实况,滚动发布最新预报和灾害风险提示,及时开展电话预警叫应,密集发布靶向霸屏预警:18时53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1时23分发布雷电预警信号,21时52分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3时8分紧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一条条预警信息通过短信、闪信、微信、应急广播等渠道秒达相关部门与人民群众手中。

精细服务 趋利避害

为应对6月24日至26日的强降雨,当地水利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调度,在6月22日至23日将辖区内253座中小型水库的水位下泄至汛限水位以下。

在本次气象服务过程中,考虑到后期降水减弱与市内大型水库水力发电用水需求,张家界市气象局在6月24日的预报服务材料中特别提醒有关部门“需注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强尾洪拦蓄科学调度。”

在6月25日晚的防汛调度中,该局在全市防汛抗旱群逐小时对外发布雨量实况及预报,同时提醒适时蓄水,为分管副市长、应安委负责人科学调度提供了针对性决策参考。各大水库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依据调度开始蓄水保水。

6月26日08时,张家界市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实现68座水库,5座中型水库、17座小一型水库、46座小二型水库满蓄。据水利部门估算,大约增加1.15亿方蓄水量,带来约7000万元经济效益。雨洪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全市拦下宝贵的“黄金水”。

在应对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张家界市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利用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主动性、时效性、准确性,降低了强降水影响区的“风险指数”,守护住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以实际行动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王世雷 邓婕)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