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18 18:06:16
七月暑气正盛,但在海南省陵水县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公共教学楼内却涌动着别样的温馨——职工子女们围坐在一起,正在饶有兴趣地学习国际象棋,这是暑期爱心托管班的特色课程现场。
这个集“托+管+教”于一体的服务阵地,不仅让60余个职工家庭彻底告别暑期“带娃难”的焦虑,更凭借“文化+托管”的创新模式,成功入选“海南省总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生动实践。
“以前暑假最愁的就是孩子没人管,现在托管班不仅管吃管住,还能学传统文化、做科学实验,孩子天天盼着去上课,我们上班也能全身心投入了。”在试验区工作的张女士提起托管班,难掩感激之情。职工们的真切反馈,正是陵水县总工会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服务的最佳印证。
为了让托管服务既“托得住”更“管得好”,工会团队前期深入多家企业调研,科学设计了涵盖文化传承、科普实践、体育美育的多元课程体系,还配备了专业师资和安全员,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馨之家”里快乐成长。
托管服务的暖心效应,只是陵水县总工会服务职工的一个缩影。近期,职工公益兴趣班的跳舞会里舒展着活力身影,职工读书会的分享会上思想碰撞出火花,“空间炼金术·衣橱收纳整理技巧互动培训”提升了收纳技能……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接连登场,构成了工会服务的“多彩图谱”。“以前总觉得工会离自己很远,现在兴趣班让我增长了知识,交到了朋友,这样的服务太实在了!”快递员王师傅的话道出了许多职工的心声。
为了让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有需要的角落,陵水县总工会创新推出“普惠服务扩面计划”。通过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将托管、培训等服务精准覆盖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产业工人等群体,特别针对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子女,开设了“弹性托管”服务,灵活匹配家长的工作时间。“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职工分布和需求特点,建立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确保哪里有需求,工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陵水县总工会负责人介绍,这种“订单式”服务模式,让普惠服务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在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陵水县总工会更织密了一张坚实的维权保障网。炎炎夏日,走进升级改造后的工会驿站,空调凉风习习,饮水机、急救箱、手机充电桩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卫工人、外卖骑手随时可以进来歇脚补水。“以前夏天只能在树荫下休息,现在驿站成了我们的‘避暑港湾’。”环卫工人李大姐擦着汗说。这得益于工会驿站“提档升级”工程,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驿站12个,年均服务户外劳动者超万人次。
维权服务的“组合拳”更让职工安心暖心。“12351”工会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确保职工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一函两书”制度成为劳动者权益的“护身符”,今年已通过该制度帮助12名职工追回欠薪;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行动让800余名产业工人实现工资合理增长;安全生产和劳动竞赛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整改安全隐患120余处。从权益维护到生活关怀,工会的服务从未缺位。
数据见证服务成效:每年组织1000名职工开展健康体检,为200名优秀技术工人和一线职工安排疗休养,实现建档困难职工救助100%全覆盖;节假日期间慰问苦脏累险一线职工、留守岗位职工等超1万人次;发动500余名环卫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构建起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这些数字背后,是工会组织“娘家人”的深情守护。
“职工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陵水县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维权+服务”双重保障机制,计划新增3个爱心托管点,拓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提升等10项新服务,让更多职工感受到“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的工会温暖。从解决“带娃难”到守护“钱袋子”,从丰富精神生活到筑牢安全防线,陵水县总工会正用一项项扎实举措,让职工的幸福感从“纸上”落到“地上”,让“知心人”“暖心人”的承诺化作职工心中最真切的获得感。
(黎剑 李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