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23 10:14:45
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民生周刊杂志社特推出大型高端访谈节目《人民数智》,邀请数字经济发展突出地区的主要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做客《人民数智》,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为全国各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赋能。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一座因煤而建、缘铝而兴的工业城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铝产业重镇,霍林郭勒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探索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电铝之城”的转型升级新路径。面对“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突出挑战,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何破局?2025年7月18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委书记高继业做客《人民数智》,分享霍林郭勒的绿色转型之路。
高继业
高继业介绍,霍林郭勒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缘铝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坐落在这里,是国家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保障基地。过去几十年,霍林郭勒成功探索出一条“煤发电、电炼铝、铝精深加工”的协同发展路子,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但进入新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能源基地和铝产业重镇,“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是霍林郭勒面临的最突出挑战。
如何让高耗能的铝产业“绿”起来?如何让城市的未来更可持续?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的答案非常明确:向“绿”而生,向“新”而行!通过大规模引入绿电,赋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子,目标是打造一个响亮的城市新名片——“中国·绿电铝之城”!
高继业表示,打造“绿电铝之城”有三大核心支撑:
首先,是战略与政策的强力支撑。内蒙古自治区明确以霍林郭勒高新区为载体,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示范区。
其次,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绿电赋能。霍林郭勒风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风力资源达全国Ⅰ类标准。全市全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目标到2026年绿电在工业用电中比例突破50%。
再次,系统的保障能力是关键。高继业介绍,依托国家级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创新构建“一地四网”供电格局,“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基础扎实,最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用电成本优势。
关于产业布局,高继业介绍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用“链式思维”打造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前端,加强煤炭资源保障,推进原材料本地化布局;
在产业链中端,原铝产能占全国6.5%,创新实现铝加工企业铝水直供全覆盖,显著降低能耗和成本;在产业链后端,铝精深加工能力强大,电池箔产能占全国40%,球型铝粉占全国80%,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
针对生态保护,高继业强调:“我们始终牢记,绿色是底色,生态是底线。”
在工业排放上做“减法”。全市所有火电和电解铝企业都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特别是电解铝烟气治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拿下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
在生态修复上做“加法”。霍林郭勒持续投入,对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和复绿,成功打造了北方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治理的标杆,相关经验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和推广。
在草原保护上做“乘法”。在全市域实行最严格的全年禁牧政策,并大力实施退耕还草,使得草原生态得到显著恢复,植被日益茂盛,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
今天的霍林郭勒,正在努力绘就一幅“现代工业与碧草蓝天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霍林郭勒的转型实践,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以绿破局、向新而行”的样板。当前该市已形成270万吨原铝产能、94%就地转化率的产业循环体系,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00万千瓦。高继业表示,将持续深化“绿电铝之城”建设,努力绘就“现代工业与碧草蓝天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图景,为全国同类型地区贡献可复制的转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