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25 19:28:08
清晨的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阳光南路,曾是最“热闹”也最“头疼”的地方——上万名零工围堵招工车辆、四车道主干道人车混行、货车禁行物流受阻……作为“中国皮具之都”,狮岭镇36万外来务工人员催生的“日薪制”马路市场,曾是珠三角临时用工的“晴雨表”,却也深陷交通混乱、纠纷频发的治理困局。如今,这里已变身规范有序的人力招聘服务站,日均4600名零工在此安心求职,3.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一场从“疏堵结合”到“长效共治”的治理变革,让零工经济焕发暖心新活力。
狮岭镇阳光南路日薪制市场整治后秩序井然的情景。花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破局:从“马路乱象”到“空间重构”
“以前招工像抢人,马路中间追货车是常事。”在狮岭从事皮具加工的务工者老李,对阳光南路的旧貌记忆犹新。自2009年起,这条长约1公里的路段自发形成零工市场,日均聚集超1万人,辐射清远、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但随之而来的,是早高峰人流峰值破万造成的交通瘫痪,以及环境卫生脏乱、劳资纠纷居高不下、治安案件频发等连锁问题,周边酒店区域更成事故“重灾区”。
群众有就业需求,城市需运转秩序。狮岭镇跳出“驱赶式管理”的恶性循环,将整治工作纳入“拼经济、保安全、提品质”主线,投资建设狮岭镇人力招聘服务站,科学划分信息发布区、招聘洽谈区、等候休息区,配备高清监控全覆盖,免费为企业和零工提供对接平台。从“马路蹲守”到“站内洽谈”,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的“城市痛点”,更让灵活就业有了固定港湾。
治理:从“单一管控”到“协同赋能”
“4.6万人次免费转运,1511车次公交专线”,这组数据背后是治理理念的转变。狮岭镇整合政法、公安、交通、人社等多部门力量,构建起“定人定岗定责”的一体化治理体系,用“疏堵结合”替代
“一刀切管控”。
在阳光南路,防冲撞设施、“机非”隔离护栏、警示柱等安全设施次第铺开,人车分流不再是难题;智慧云喇叭、巡回车宣传、宣传单张覆盖3万务工者,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专项小组每日安排4~6辆公交专线,将零工有序引导至新站点。截至7月21日,整治行动劝离违规招工单位4036家,化解矛盾纠纷50起,处理违停车辆403台,曾经混乱的马路市场已蜕变为安全规范的就业空间。
长效:从“短期整治”到“生态共建”
“三个不松劲”筑牢长效根基。狮岭镇将整治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源头治理严防乱象反弹,对用工企业精准上门宣传;科技赋能构建“人防+技防”预警体系,重点区域增设智能监控;引入行业协会、志愿者、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如今的狮岭镇,零工经济不再是城市管理的“负担”,而是激发活力的“引擎”。日均500家企业入驻招聘服务站,4600名零工在此找到生计,3.6万就业意向的达成,让“中国皮具之都”的灵活就业生态愈发健康。这场治理变革,既守住了交通安全的“底线”,又托举了民生就业的“高线”,更以“绣花功夫”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让零工经济有温度,让城市治理显精度,在烟火气与秩序感的平衡中,书写着广州北部新城的民生新答卷。
(林晓丹 杨显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