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官方带娃”托稳民心 多彩课堂润泽童年

来源:民生网2025-07-29 18:19:35

近期,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心打造41处暑假“爱心托管班”,以“官方带娃”模式,稳稳托起孩子们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更托举着文化传承的希望。

楚韵悠长  文化自信扎根童心

走进西城街道的“楚韵课堂”,清脆悦耳的编钟声穿越时空而来。荆州博物馆资深讲师姚国萱正引领着五十多名孩子,目光灼灼地探寻青铜礼器的千年密码。

“看,这纹饰叫夔龙纹,代表着力量……”孩子们屏息凝神,分组轻敲仿古编钟道具,叮咚之声在教室回荡,仿佛与千年前的荆楚先民隔空对话。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文化认同的种子悄然在心田破土、滋长。

这正是荆州区今夏41个“官方带娃”课堂的生动缩影。共青团荆州区委员会深度联动街道社区,充分整合新华书店、工人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等优质资源,打造了覆盖全域的暑期公益托管网络,惠及学生千余人次。课程设计匠心独具,告别“千班一面”,深度融入“荆州基因”。

“小小讲解员训练营”从礼仪规范到实战演练,再到沉浸式走进非遗工坊,引导孩子们自信地讲述家乡故事。汉服文化体验课上,孩子们了解服饰演变、学习传统礼仪、体验精致妆造,亲身感受华夏衣冠的典雅与传承。

“中医药之旅”既传授青少年脊柱侧弯、近视防治知识,更通过辨识草药、亲手搓制中药丸,在药香萦绕间打开中华医学宝库。“田间课堂”认知乡土作物,“学业加油站”巩固知识体系,“创想工艺坊”激发奇思妙想,“阳光能量场”挥洒青春汗水,将乡土情怀与安全自护巧妙融合。

“课堂不只是写作业的地方,我们更注重点燃兴趣的火花,拓宽认知的边界,培养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西城街道文庙社区托管点位负责人宋天赐的话,道出了“官方带娃”的深层内涵——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安全首课  筑牢无忧假期防线

“安全是暑期托管服务的生命线,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荆州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贯穿每一个托管课堂的硬核行动。

所有托管点在开班伊始,都将安全教育作为“第一课”和“必修课”,特别是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意外伤害等作为开班首日、首课的核心内容。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为孩子们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郢城镇、西城等托管班,将防溺水宣传作为“开班第一课”的硬性规定,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闯关等形式,让孩子们第一时间绷紧安全弦。李埠镇则充分发挥校社联动优势,李埠小学联合华中师范大学鸿鹄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青春辅导员”,并协同镇平安办专业力量,精心策划“安全首课”。

李埠小学负责人强调:“‘安全首课’不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为了敲响警钟,让孩子们把‘安全第一’刻在脑子里。”

安全教育的“第一课”绝非“一次性工程”。各托管点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托管各个环节。在“田间课堂”认识作物时,穿插农具使用安全提醒;在“阳光能量场”体育锻炼前,必有热身运动和安全规则讲解;在放学回家后,要打卡报平安已到家。这种“时时讲安全、事事想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浸润式教育,让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安全保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网格员加强托管点周边巡逻;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上下学时段的安全引导;公安、消防等部门定期专业指导和隐患排查。从家庭到社区,一张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校联动的立体化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多元聚力  共绘协同育人新篇

荆州区“官方带娃”课堂的蓬勃生机与丰富内涵,源自全社会育人力量的深度聚合与热情浇灌。

一支支由充满朝气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和饱含热情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团队,成为课堂的中坚力量。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后走上讲台或深入小组,为孩子们带去新知、陪伴与榜样的力量。

荆州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主动担当,开辟“托管专场”绿色通道。孩子们得以在博物馆聆听资深讲解员的深度解读,在图书馆享受静谧的专属阅读空间,宝贵的公共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成为滋养童心的第二课堂。

“暑期托管绝非简单的‘看孩子’,而是政府主动作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荆州区副区长关勇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扩大覆盖,深化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联动机制,努力将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转化为更多家庭可感、可知、可及的幸福实景。”

“往年暑假,孩子在家,心就悬着。现在送到社区课堂,学剪纸、练书法、交朋友,回家兴奋地分享见闻,连防溺水的‘叫叫伸抛’口诀都背得滚瓜烂熟!我们上班,心尖上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社区居民王女士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荆州区的暑期托管,不仅有效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浸润文化、快乐成长、安全无忧的阳光之路。

当教育关切从书本延伸至生命成长的全周期,当“幼有所育”的期盼化为“暑有所托”的坚实行动,荆州区以“不打烊”的暖心课堂和全社会的协同发力,在炎炎夏日里,用心用情书写出一份充满温度与分量的民生答卷。孩子们阳光下绽放的笑颜、实践中拔节成长的身影,正是这份答卷最温暖、最生动的见证。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