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慧城市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雄安发力建设智慧城市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22 11:33:14

筑牢数字底座 搭建创新平台 加快场景应用

雄安发力建设智慧城市

街上,无人驾驶配送车精准识别道路;地下,传感器实时监测综合管廊运行;“云”端,海量数据运算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在河北雄安新区,数字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

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雄安新区在“城市”“行业”“企业”3个方向均入选,在数据要素创新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雄安新区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拓展智慧应用场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筑牢数字底座,建好“云”上之城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约20米,综合管廊如城市“动脉”般延伸。廊道内布设着20多种、近万套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管线压力、温度等关键数据。每段管廊还搭载了信息模型,相当于它的“身份证”。

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一段管廊的三维信息模型跃然眼前。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马永君介绍:“依托信息模型技术,在项目立项阶段,可以自动核查该地段用地红线、容积率等指标,减少不同项目间设计冲突;在施工阶段,可以对地下管网进行碰撞检查。”

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段管廊都有相应的数字信息模型。“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上精密的感知设备,让城市治理更精细、精准、智能。”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欣说。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建成数字道路超过500公里、5G基站5600多个。

“云”上之城,城市运行更加智能,背后是数据传输之路持续扩宽,保障万物互联。

“雄安新区作为全域纯IPv6城市,推动全域终端、系统、门户网站全面支持IPv6。”刘欣解释,IPv6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相当于网络世界的“门牌号”。目前我们应用的IPv4地址资源逐渐枯竭,而IPv6则将IP地址近乎无限扩容,理论上“可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还能大幅提升可追踪溯源能力,保障数据安全。

高速网络与强大算力协同发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一台台服务器蓝光闪烁,海量数据在此汇聚、运算。因建筑外观呈拱形,与水面中的倒影融合,像一只灵动明亮的眼睛,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被称为“雄安之眼”。

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架构与超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已汇聚各类数据超过330亿条,可满足政务管理、城市规划、生态监测等多个领域复杂数据运算需求。数字底座夯实筑牢,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算力支撑。

搭建创新平台,激活数字经济

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雄安新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现场,洞见科技(雄安)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明向观众展示一款新设备——可信数据空间一体机:“通过这项技术设备,数据所有者可以更安全地开展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训练,发掘数据价值。”

当天,姚明还领到崭新的营业执照——洞见集团完成工商信息变更,正式更名为“洞见科技(雄安)有限公司”。公司所在的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引荐它们与公共部门及落地新区的央企国企开展合作,推动洞见科技参与城市计算中心、数字交通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得以充分发挥信息安全技术优势,迅速融入雄安数字化发展大局。”姚明说。

“入驻产业园之初,我们就与园区企业雄安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多模态大模型训练,相关成果预计今年底落地。”姚明介绍,园区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生态与产业协同环境,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众多创新企业汇聚,大大加快了数字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进程。

数字经济潜能充分激活释放,离不开创新产业生态和平台建设。雄安聚焦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已搭建包括雄安科创中心、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在内的10余个重要创新和产业平台,牵引数字经济高端高新产业加速汇聚、加快发展。

如今,服务器、机器人、北斗模组、网络安全等智能硬件的研发、组装与生产项目在雄安新区陆续落地,汇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500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60余家;雄安新区已初步形成数字经济全链条自主创新生态体系,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撑,为智慧场景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和创新迭代提供保障。

加快场景应用,推动智慧赋能

“嘀嘀嘀……”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按照以往用水用气习惯,某小区一户独居老人家的数据在本应产生自来水和天然气使用数据的时段没有变化,于是触发预警。5分钟后,社区网格员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因低血糖晕倒,立即展开救助。

“居民家中的水表、燃气表、热力表等智能表具,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自动抄表,还能实时监测用户的用水、用气、用热情况。”容东片区东西里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承龙介绍。

不仅是社区治理,在政务服务、环保、低空管理、交通、能源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多智慧应用场景加快落地。

雄安新区宽阔笔直的大街上,路两侧的多功能信息杆集成了交通信号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枪球一体摄像机等设备。

“这些‘哨兵’全天候采集道路信息,上传至数字道路智能运营中心平台,系统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使道路承载能力提升30%。”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工作人员王子轩说。

提升道路整体通行效率的同时,这套智能系统还在细分领域发挥作用。

“杆柱上的智能设备实时捕捉孩子上学、放学的身影,将自家孩子的行进路线和画面即时传送到家长手机端,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也让家长放心。”王子轩说。

今年初,雄安新区还将DeepSeek接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创新推出“AI—12345热线”和“雄小智”政务办事助手,让问答、业务办理等更加高效。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落地数十项智能应用。

搭建平台,加快城市各类创新场景应用。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上,2700余家创新主体携3400余项前沿成果同台竞技,首批120个场景项目即将落地实施。智能应用不断拓展、创新成果加快转化,雄安新区正奋力描绘数字驱动、智慧赋能的崭新图景。(万秀斌 张腾扬)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01 版)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