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09-23 09:55:25
集纳最新研究成果、过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铭史承浩气 砺志为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吉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熙熙攘攘的观众,为一场展览而来。
长白巍峨,松江浩荡。“闯关东”的勇毅,东北抗联的顽强,建设新中国的豪情……观众为铭记历史而来,更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而来。
9大展区、28个单元,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杨靖宇支队”战旗等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开展一个月有余,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热度不减。“讲解都排满了,嗓子反复嘶哑。能讲述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讲解员崔玉卓中午休息时,还在捧着史料细读。
新时代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这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观众的心声。
讲述白山松水的厚重历史
步入展厅,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地图,无声诉说着历史。
虽是近现代史展,这里却从1644年讲起,这背后有着策展团队的深入思考。
一张硕大的地图,清晰标注出清朝设立的柳条边墙范围。这道边墙,曾一度将吉林大部区域与外界隔绝。
本次展览大纲编写团队的首席专家、吉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信君认为,清朝将吉林大部分地区封禁百余年,造成人口空虚、建设落后,埋下了隐患。“从地图上看,吉林曾是拥有数千公里海岸线的边疆海洋大省。”刘信君说,可是,这片富饶的黑土地近代以来却遭遇了侵略、掠夺。
本次展览,用相当篇幅展示了近代以来这片土地上奋起反抗侵略的故事。
一处清末戍边英雄吴大澂守边的还原场景,引观展者驻足。“勘边界、建工厂、练边防、筑工事,进一步了解吴大澂戍边的故事,深受触动。”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大二学生张翔宇说。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次展览就是要把吉林近现代史讲透,讲述白山松水的荣光与屈辱,有助于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刘信君说。
继续往前,一幅动态地图,一个个箭头,从山东、河南等地指向东北地区,生动呈现了“闯关东”的历程。一批又一批开拓者来此垦荒,推动耕地面积倍增,使松辽平原成为“东北粮仓”。
再现可歌可泣的抗争史
展馆二楼一隅,5把日式军刀杂乱摆放,刀身泛着寒光。
这是今年吉林省在修缮丰乐剧场旧址时,在墙壁夹层中发现的一批军刀。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张贺介绍,这些发现,为日本侵略吉林的罪行再添新证。
本次展览集纳了吉林近现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过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部分档案是首次公开展出。这些史料是开展国情、省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张贺指着一批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档案介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面对侵略者的压迫、资源掠夺、文化控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奋勇反抗。
冰霜凝结,树皮干裂。展馆内的情景还原,再现东北抗联战士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斗争环境。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展览以实物展品、图片和场景还原等形式,再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抗争史。
“吉林是爷爷杨靖宇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片先辈们热血铸就的土地已经焕然一新。”站在大型油画《靖宇将军殉国》前,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难掩激动。开展以来,多名英雄后人相继观展,并捐赠了部分物件,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精神,高悬于展馆内,更扎根在心里。
“抗联战士们浴血奋战,是信念在支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定信念、传承精神,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刘信君说。
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面照片墙,从右看去,一张张黑白照片,是一位位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士英姿;自左望来,则是一幅幅彩色相片,是他们敬礼的英雄形象。
这是一场时空对话,这是一次深情致意。站在照片墙前,来自吉林省第二实验朝阳学校的中学生石镇铵挺直腰、并拢脚,右手举过头顶,郑重地敬了个礼,“英雄的付出,换来今日的和平,我们满怀敬意。”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本次展览,首次系统展示吉林的代表性红色标识。”张贺介绍,吉林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本次展览筹备历时半年,策展团队邀请党史、文物、考古等多领域专家反复论证。“要了解今天的吉林,就一定要深入了解吉林的近现代史。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铭记吉林人民在苦难中抗争的坚毅,传承在建设时奉献的豪情,坚定奋进有为的信念。”刘信君说。
走出展馆,便是今年焕新开放的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人声鼎沸。游客手捧咖啡,在历史建筑前定格打卡;幼童拿着玩具,在亲水区嬉戏玩闹。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讲好历史故事,赓续城市文脉,盘活多处历史建筑,焕新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市民游客可感知、可触摸融入城市肌理的历史,更加熟悉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往,也更清晰前行的方向。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加油干,奋力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表示。(汪志球 郑智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