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评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干事创业防止“雷声大雨点小”

来源:民生网2025-09-26 15:50:49

“开局轰轰烈烈,过程拖拖拉拉,结果杳无音信。”当前,“雷声大雨点小”已成为部分干部干事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损害的不仅是问题解决的时效,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干部干事创业,必须摒弃“雷声大雨点小”的虚浮作风,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务实行动,换取事业发展的实绩和人民群众的信任。

现实中,有的干部习惯于“纸面落实”,将政策响应停留在发文、开会、喊口号层面,对后续执行、跟踪问效则漠不关心;有的干部热衷于“数字游戏”,汇报时成绩斐然、数据亮眼,实则经不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有的干部沉迷于“花拳绣腿”,重视宣传造势、场面热闹,却对解决深层次矛盾缺乏韧劲和狠劲。其结果往往是,老问题原地打转,新矛盾层层积压,导致事业发展错失良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从谈起。

究其根源,首先在于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少数干部追求“显性政绩”,认为“雷声”能快速吸引注意力、彰显存在感,而“雨点”则需长期投入、不易显山露水。而能力担当的缺失也是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发出“雷声”只需动动嘴,而落下“雨点”则需直面矛盾的勇气、破解难题的智慧、一抓到底的韧劲。再者是制度机制的缺陷。倘若考核评价重“声”轻“雨”、重“痕”轻“绩”,监督问责宽松软,便会从机制上变相纵容“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为。

破题之道,首要在于拧紧思想“总开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通过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正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强化宗旨意识,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思想之外,还需提升执行力,锻造务实担当的“铁肩膀”。干部只有不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找准问题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来的事情一抓到底,对承诺了的事情坚决兑现。要敢于动真碰硬,直面矛盾和挑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中展现作为。

让“雨点”精准落下,还需优化制度“指挥棒”。当把工作落实效果、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干部自然无需弄虚作假,踏踏实实为民干事。同时,全过程监督和严格问责问效也是督促干部干事的重要环节,对只“打雷”不“下雨”者及时亮牌警告,对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形成“雷声”必须见“雨点”的鲜明导向和强大震慑。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实干。干部应以“雷声”为动员令,更以“雨点”为试金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业绩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李悦悦)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