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时政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血与火铸就的民族记忆(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28 10:38:29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场景——

血与火铸就的民族记忆(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山东台儿庄,英雄的城市。京杭大运河畔,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内游人如织。“一直有个心愿,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看一看。今天终于带着一家8口来了。”80岁的杜启高从江苏省宿迁市一早赶过来,他拄着拐,边看边给后人们讲述……

1938年春天,为阻止日军南下,中国守军发起台儿庄战役。历经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国军队一举击溃日军两个精锐师团主力,缴获大批武器装备,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饱经沧桑的步枪与马刀、泛黄的报纸与照片……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通过2000余件文物、图片、史料,全景再现了这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人们在这里回顾烽火岁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

“台儿庄,台儿庄,年年月月站在运河旁。春天的鲜花开遍原野,秋天的流水映着月光……”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歌剧《台儿庄》,唱出了这个小城曾经的繁华。

纪念馆内,台儿庄古城的沙盘,展现了“天下第一庄”曾经的繁华——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自明朝开始,台儿庄便借助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的通航而繁荣和发展起来。

“战争,炮火,改变了这一切。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过,小城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来自湖北十堰市的参观者叶涵义愤填膺地说。

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企图南北对进会攻位于中国两大交通动脉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点的徐州,再西进郑州,南攻武汉。台儿庄扼守京杭大运河咽喉,是进入徐州的门户,于是日寇将进攻的矛头直指台儿庄。

在几张表格前,参观者纷纷停下脚步。这几张表格通过数字介绍了台儿庄战役中,同等编制的中日军队,参战人数和装备的对比。

“中国军队在机械化装备上几乎是空白啊!”“武器如此悬殊,仗怎么打?”……参观者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有悲痛、有无奈。

台儿庄一役,中国军队打得十分悲壮、惨烈。

空战——中国空军上尉副中队长何信击落多架敌机,返航途中遭到24架敌机的围截,最终在弹尽油绝、身中3弹的情况下驾机撞向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5岁。

地面战——“今日为本营长与全营官兵殉职报国最后一天,只有杀敌,不计生命。”第27师第80旅第2营营长王景山率领全营官兵与日军展开激战,个个拼命恶斗,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日军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如此写道:研究敌第二十七师第八十旅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气概……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

展柜里,一张老照片戳痛人心:一面墙壁上,不足80平方厘米的面积密布94个弹孔,弹痕最深达约10厘米。

“你想想,厚重的城墙都被打成了这样,那我们的战士如何抗争?完全是用血和肉在构筑‘铜墙铁壁’啊!”山东省郯城县的中学历史教师宋敏每年都会来一趟纪念馆,“回校后把家国情怀、拼搏精神贯穿于课堂,把历史讲给孩子们。”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孔令欣介绍,战前,台儿庄城内有6000多幢房屋,墙厚街窄,随处可做掩体,也利于开展巷战,能有效弥补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不足。

1938年3月26日,城内战斗打响后,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攻破大北门,抢占了台儿庄城内的制高点。随后,中日双方展开拉锯战,为抢夺制高点打了七天七夜,94个弹孔的照片正是源自这段时间的战斗。中国军队虽将几百名日军歼灭,但一个营的士兵几乎全部牺牲。

“牺牲,全部牺牲……这些字眼戳痛着我,这些英雄也鼓舞着我。”来自广东广州市的参观者邓茜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昂起头、阔步向前走。”

纪念馆播放了一段由荷兰战地记者伊文斯和他的助手拍摄的真实影像资料,反映中国军队“敢死队”登城以及追剿残敌的真实情景。

“台儿庄战役期间,多支‘敢死队’‘奋勇队’‘夜袭队’冲锋陷阵,将生命置之度外。”孔令欣说,一支57人组成的“敢死队”,一夜激战后仅13人生还;另一支40人的“敢死队”,冲入城内与日军作战,仅3人生还……

“最让我难忘的是‘敢死队’的视死如归,最让我感动的是不少中国军人都高唱着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以大无畏的气概与日军拼杀。”邓茜一边抹眼泪,一边一字一句地念起《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歌词——

“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

1938年4月7日,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台儿庄城头。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以弱胜强,3万将士为国捐躯,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战利品,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典范。

当时,周恩来同志提出“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并委派专人到徐州,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转达了中共方面关于台儿庄作战的建议,配合作战有序开展。而且,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万德、大汶口以及泰安以北地区炸毁了附近的铁路桥、公路桥,中断了日军的军运10余日,有力阻击了日军对台儿庄地区的后备增援和物资补给。

“历史上作为转折点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报道台儿庄大捷时这样写道。

胜利是用沉重的牺牲换来的。战后的台儿庄墙无完墙,房无完房。日军的钢盔堵塞了运河的水流,城内手榴弹木柄碎片积存厚达3寸多。

白烛映照下,纪念馆内“民族之光”英烈墙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台儿庄战役中英雄的名字。如今,知道姓名的仅有4692位,更多的是无名英雄。

“我们依靠志气,去对抗日本的武器。有了这些为国流血的将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杜启高提高了嗓门说。

讲解员王晴问大家:怎么才能让英雄的血不白流呢?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参观者回答道。

在英烈墙前的屏幕上,参观者纷纷按下“献花”键。宋敏说:“纪念,是为了更好前行。屈辱史、血泪史,不能忘、不敢忘。”

“日本帝国主义对经济富饶、水陆交通发达的台儿庄地区垂涎已久。早在1918年,就派满铁特务对台儿庄一带的经济、资源、气候乃至民俗等十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台儿庄事情》。”孔令欣介绍,“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在台儿庄战役期间,日寇在鲁南地区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犯下了种种不可饶恕的罪行。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火只能逃离家园,无家可归。

孔令欣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看清未来。”

此时,有观众清唱起《台儿庄小唱》,字字句句钻进心坎里——

“台儿庄,我的家,当年的墙砖屋瓦,至今还在说话。它说,这里铭刻着咱民族的尊严,它说,这里激励着子孙后代的奋发……”

“先辈们誓死捍卫和平,为的是让子孙后代不受战争之苦”

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结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员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地担任起救亡的责任来了。”李宗仁曾这样回忆。

运送伤员,转运军需物资,挖战壕……纪念馆内的一组历史照片记录了百姓积极参战的真实场景。

“鲁南人民欢迎我军奔赴战场,大家纷纷拿出自家的土特产来慰劳军队。第五战区专门组织了民众动员委员会,广泛动员民众支援台儿庄战役。”孔令欣说,正如当时战斗歌曲所唱的——“拿起我刀枪,举起我锄头,我们再也不能等候!我们再也不能等候!中国的人民一齐起来救中国!所有的党派快快联合来奋斗!”

展柜中,一把匕首吸引了许多年轻人驻足。这把匕首的主人叫刘守玟,牺牲时仅18岁。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不久,刘守玟脱去校服穿上戎装,瞒着父母参加了战地救护队,1938年她随部队辗转到台儿庄。战场上,一名连长中弹倒地,刘守玟冲入火线施救,不幸中弹牺牲。

“战地服务团、战地救护队,各方力量都凝聚到一起,不畏血与火,团结卫家国。”孔令欣说。

山东省济南市的95后刘新宇陪同她父母前来:“刘守玟牺牲的时候比我还小,她小小的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力量和勇气。时代在变,但英雄精神永恒。”

先辈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

“每一年的清明节,我都要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去看看我的爸爸,到他曾经流血牺牲的战场上祭拜他老人家,为他斟上一杯白酒,为他献上一束洁白的鲜花。”纪念馆内,几位讲解员演绎的情景剧《清明的思念》感人肺腑。

“先辈们誓死捍卫和平,为的是让子孙后代不受战争之苦。”王晴坦言自己演一次哭一次,深受触动。演者洒泪,观者动容,刘新宇说,“我们要矢志爱国,珍惜当下,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的硝烟散尽,台儿庄战役留给当代人无尽的思考。

“如今的世界并不安宁,我们必须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拼搏、奋斗。”孔令欣说,自1993年开馆以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参观者8700万人次。

台儿庄战役期间,美国合众社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前来采访。后来,60多岁的他再次来到台儿庄并撰文写道:台儿庄,这个在旧中国受战争创伤严重的地方,现在已经坚定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走出纪念馆,阳光正好,四周绿树葱茏,大运河流水淙淙。更繁荣的台儿庄、更强大的祖国,美好的故事正在身边续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8日 05 版)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