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评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我的名字叫“国庆”(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30 10:09:28

我叫贺国庆,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我常念叨,我的“命”,是和新中国一块儿诞生的;我的“运”,也是靠着新中国才彻底改变的。

我出生在甘肃省渭源县一个普通农家,爹娘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生在旧社会,他们那代人压根没敢想过上学。到我这儿,世道变了。村子里建了学校,尽管学校条件差,可读书时心里头暖和着呢。要不是新中国,咱哪有这捧起书本的福气?毕业后,我穿上警服,被分配到了渭源县公安局会川派出所。家里人特别骄傲,说“咱国庆有出息,那是沾了新中国的光”!从农村娃到光荣的人民警察,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那会儿的户籍工作可真是毛线头缠梳子——一团乱麻。别说现在的电脑,连电话都没有,联系基本靠吼、出警基本靠走,而且群众居住分散、底数不清,全镇到底有多少人,谁也说不准。但再复杂再麻烦的事,只要肯下笨功夫、苦功夫,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我拿着本子挨家挨户跑普查、登记。整整一年多,布鞋磨烂了好几双,才建起了全镇的户籍档案。忙是忙,累归累,可咱就叫“国庆”,名字里便带着责任,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是初心,更是坚守。

从警一辈子,基本没干过影视剧里那种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敢拍着胸脯说,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这个名字。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我这儿都是“大事”。那时候交通不便,为了不让群众跑空,我几乎全年住在所里。只要手续合规,我从不说“下次再来”,更不拖到“明天再办”。我总提醒自己,决不能把群众的难处看轻了,把手中的权力看重了。

记得有一次,都晚上10点多了,有一名残疾人突然敲门来办准迁证,打算赶次日早上的火车回老家。见手续齐备,我连夜办结了。我以前开玩笑说,“我就爱特事特办”。但这不是“特权办”,而是为群众的急难愁盼“特地办”。换句话说,面对特殊需求,是我配合群众的时间,而不是让群众趁我的空闲。人民心里有杆秤,谁给他们办实事,他们都记得。有天我在镇上餐馆吃面,碰见一个服务过的老人。他喜出望外地对旁边人说:“这是贺公安,好得很的公安!”有这句话,感觉所有付出都值了。

时代日新月异,户籍工作也今非昔比。上世纪80年代,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简直像“家庭作坊”。从组织照相、核对户口到换算年龄、编码填卡,全是手工进行,进度慢,平均制作周期得两个月。前些年,我去附近派出所参观,一看才知道,现在身份证实现了全省“24小时制发、72小时送达”;通过后台联网,还能够异地办证。有的派出所专门准备了“衣帽间”,方便群众照个好照片。新时代以来的发展之快,让我的眼睛不够看,也看不够。

七十六载春秋,我越来越老了,可祖国正青春。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没学上到上好学,从手写档案到电子政务,我亲眼见证着咱国家一步步从穷到富、由弱到强,也亲身体验着国泰民安的好日子。要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是啥?我想,一是生在10月1日,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二是穿了一辈子警服,没辜负“国庆”这两个字,没辜负新中国给我的机会。

马上就要到国庆节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祖国万岁!祝您永远年轻,永远昌盛!

(作者为甘肃省渭源县退休民警贺国庆,本报记者王锦涛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