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文旅场景上新 消费活力焕新(文化中国行)

来源:人民日报2025-10-03 09:56:14

“演出+”“赛事+”“科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场景上新 消费活力焕新(文化中国行)

在古城逛逛国潮市集,跟着赛事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家人一起打卡沉浸式展览……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各地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大国重器、时代风采等方面丰富特色产品供给,将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出游提供更多选择,为游客带来更新体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深度文化体验,更新文旅场景

在百年会馆观看沉浸式园林实景音乐剧是种什么体验?10月1日晚,音乐剧《耋戏生》在上海商船会馆首演,讲述民族商业兴衰与戏曲非遗百年传承的故事。

商船会馆是上海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会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商会建筑。不同于传统演出的固定位置,该剧以“半流动式”的观演模式,让观众成为剧中人,跟随剧中角色穿梭于商船会馆的天井、内宅、戏台等实景空间,并结合数字媒体互动技术,提供全新体验。

首演反响热烈,传统文化爱好者、年轻观众等纷纷前来打卡。“很过瘾,解锁剧情的同时还可以欣赏百年会馆的风貌。”观众张女士说。

10月1日,四川德阳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的挂面体验馆里,游客杨姗姗正带着孩子体验挂面制作技艺。中江挂面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从和面到晾晒,要经过5次发酵、18道工序,匠心十足。我觉得很有收获。”杨姗姗说。

当日,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舌尖上的非遗”,村里主题活动的摊位前,当地农特产品备受欢迎。“我们推出现代都市休闲与农事非遗体验,让游客从‘一根银丝’中感受中江挂面的魅力。”中江县挂面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浩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游客不再满足于仅仅游山玩水,更注重深层次、个性化的文化体验。在古老街巷体验传统民俗,在特色村落感受传统技艺,在博物馆挑选文创产品……文化创意融入文旅消费,解锁新场景,焕发新活力。

跟着赛事旅行,激活消费业态

10月1日,四川遂宁河东新区体育中心里人声鼎沸。场上,两支足球队在激烈对抗。场下,数万名观众欢呼加油。来自重庆的观众张敏激动万分,“我提前半个多月就抢票了!”在酒店办理入住时,凭着比赛门票,张敏一家人还享受了入住折扣,并收到一份伴手礼,这让他们十分惊喜。

一张票根,联动文旅和赛事演出。遂宁推出工会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和凭票根享优惠等配套优惠政策。“我们通过‘遂宁通’微信小程序发放餐饮、住宿、加油立减消费券700万元。”遂宁市商务局副局长晏舒说,凭借足球赛票根,游客可在295家商户享受优惠。

劈波斩浪,赛艇飞速前行。在四川成都新津区,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举行,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赛。现场,当地为市民游客发放“津鲤卡”,吸引消费者参加鱼头火锅美食消费季,享受专属美味折扣和文化体验。“我们以赛事为媒,通过‘津鲤卡’撬动大场景,将文化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新津区安西镇相关负责人任妍说。

“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新时尚,激活文旅消费新业态。

科技跨界融合,创新文旅模式

浙江杭州西湖区老和山脚下,由老胶片厂旧址改造而成的沉浸式文化空间M511光影汇,成为假期里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现在,让我们开启一场关于宇宙的旅途。”在“深空未来”宇宙剧场里,16米L形屏幕构成的8K沉浸式探索空间,还原出宇宙漫游的壮丽景象。“AI实时交互、激光动态追踪,再加上多声道空间音效,令人仿佛置身于星际场景。”来自山东的游客宋婉琪意犹未尽。

“科技+艺术”深度融合,丰富假期文旅供给。比如,《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让观众感受“光影+科技+艺术”虚拟场景的震撼。“这些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将历史、科幻等主题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以‘可参与、可共创’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传统与未来的交融。”浙江光影空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悦瑛说。

这个假期,山东烟台龙口市黄山馆镇格润富德生态牧场人气旺。小朋友们在现代化牛舍和可视化挤奶大厅,了解从一棵草到一滴奶的全过程;在奶牛养殖区近距离观察;看机器人在牧场来回穿梭,了解传统农牧业升级……这家牧场实现了养殖全过程智能化、自动化、环保化,在园区打造了动物友好基地、滨水营地等文旅新场景。“科普观光+主题游乐”,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众多亲子游家庭。

10月1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宗郎灵泉景区,名为《冰川之珠》的水舞秀在此上演。该演艺活动结合光影科技与丝路文化元素,通过投影、激光水幕和智能喷泉等技术呈现沉浸式演出……“融合态”产品各具特色,成为文旅消费亮点。旅游与农业、工业等领域有机融合,带来更为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探索更多元的文旅发展模式。(管璇悦)

(本报记者王永战、曹玲娟、肖家鑫、窦瀚洋、罗艾桦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3日 02 版)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