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13年,地铁图书馆涵养城市书香(“十四五”的文化印记)

来源:人民日报2025-10-21 10:54:35

城市中,人来人往,脚步匆匆。坐地铁的时候,很多人会刷手机、听音乐……在湖北武汉乘地铁时,阅读却成了不少人的选择。“我喜欢读纸质书,读书能让我的心变得宁静。”武汉市民陶炼说。

陶炼在武汉市武昌区上班,每天下班后,她都会乘地铁回家。地铁站里的图书馆,成了她经常光顾的地方。过去10多年间,在地铁图书馆里自助挑选、借阅心仪的图书,成了陶炼生活中的一段温暖时光。

借书方便,还书也很轻松。“我可以在任何一个地铁图书馆还书。”陶炼说,地铁图书馆还与武汉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相当于把武汉图书馆搬进了地铁站。”

精细化的阅读服务不止于此。在给地铁图书馆添置书籍前,武汉地铁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在不同站点乘车的人群特点,调整书籍的类别,设置不同的主题。

在武汉地铁2号线珞雄路站,“走出心理学迷宫”是这个站点图书馆的主题,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占比较大。“这个站在华中科技大学附近,心理学的书籍更受乘客欢迎,也很适合乘坐地铁时翻阅。”武汉地铁集团党群工作部宣传主管黄彦说。

2012年,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图书馆在车站内同步开放。“2号线沿线最开始建设了21个图书馆,每个图书馆存书400多册,有诗歌、少儿读物、哲学、历史、传记、管理等10多类。”黄彦说。

此后,武汉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图书馆也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开到了城市的更多角落。截至2024年底,武汉轨道交通网12条运营线路的312座车站中,拥有150余座图书馆。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地铁图书馆成了不少匆忙赶路却又喜爱阅读的人的心灵港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质阅读转向电子阅读,地铁图书馆的使用率也有所下降。取消还是维持?武汉地铁的回答是:转型。2022年,武汉地铁引入了数字阅读资源,在一些站点的图书馆旁设置了阅读驿站。

走进武汉地铁8号线黄浦路地铁站阅读驿站,3台设备配套的头戴式耳机因被频繁使用,罩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磨损。戴上耳机,点击屏幕上的图书,清晰的有声图书便在耳边响起。“如果读者没有听完,想把有声书带回去,只需扫描平台二维码,注册账号,就能把有声书存到手机里。”武汉市民韩澍东说,一边是传统阅读,一边是电子阅读,读书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结合,已经脱离了一方站台。连续举办了13届的地铁读书节上,集章打卡、书香市集、图书漂流、古风阅读快闪等互动活动,让书香沿着地铁线洒满整个城市。

“坐地铁时手里捧着一本书,心里很满足,希望地铁里的图书馆能一直办下去。”陶炼说。

(吴 君)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