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创新“城乡社区合伙人”激活共治动能 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新图景

来源:民生网2025-11-20 23:48:39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被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

11月18日,以“‘民生为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论坛由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地方党委和政府负责人、相关领域企业家代表等参加本次论坛。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麦洁萍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南沙区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丰富服务场景、扩大参与范围,以民生的“温度”撑起发展的“高度”,让人民群众在南沙这座现代化城市过得更有盼头、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以下为讲话全文。

创新“城乡社区合伙人”激活共治动能  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新图景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  麦洁萍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自2024年7月起,南沙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暖南发展合伙人”行动,创新“1344”城乡社区合伙人工作模式,逐步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民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区域10个镇(街)168个村(居)全覆盖,孵化合伙人326个,涵盖城乡社区建设、发展服务及乡村振兴三类合伙场景,累计服务群众超过40.8万人;盘活空间资源3.1万平方米,显著提高闲置资源使用率;反哺社区基金超623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2000万元。社区公共事务居民参与率由23%提升至68%。

目前,一批标杆项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温度,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坦头村“红丝巾”文创合伙人项目获国家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银奖,社区书记“心理调解达人”合伙人项目在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上分享经验,《“1344”社区合伙人模式,赋能基层治理》入选广东省首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麦洁萍围绕“创新‘社区合伙人’激活共治动能 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新图景”分享生动实践和经验体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明确提出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并围绕就业、收入、教育、社保、健康等民生重点领域作出系统部署,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南沙区探索社区合伙人机制的初衷,与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坚定了南沙区面向“十五五”深化改革、优化民生服务的信心。

基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部署,现将南沙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社区合伙人工作的实践探索进行分享: 

强化制度创新,以规范机制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南沙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社区资源不足、服务供给不均等难题,明确党委统筹,锚定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方向,健全社区合伙人闭环管理体系,系统梳理社区闲置资源、群众急难愁盼需求及各类服务项目3张清单,统筹破解民生领域各类难题,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制定审批管理、收益反哺、动态退出、评优激励4项全流程保障机制,从激活社区造血动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邻里互助友爱、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个维度全面赋能,构建起覆盖广、服务优、响应快的立体民生服务矩阵。“十五五”期间,南沙区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合伙人保障机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办成更多可感可知、可触可及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麦洁萍围绕“创新‘社区合伙人’激活共治动能 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新图景”分享生动实践和经验体会。

聚焦主体培育,以多元协同激活民生服务活力。南沙区围绕“选、育、管”关键环节,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民生服务,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精准“选”,建立需求导向的合伙人准入机制。推行全市首个发展合伙人挂牌编号系统,142个标杆项目获得身份认可与社会信任。系统“育”,打造三类合伙人的实践图谱。治理类合伙人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及能人资源,推动628个民生微项目落地,激活居民自治动能,提升社区烟火气和人气;服务类合伙人联动专业机构,精准破解民生痛点,推进“心理茶馆”建设,坦头村“南小丫”解压馆累计服务6600人次,获评中华全国总工会典型案例,稳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文化类合伙人携手匠人与文旅企业,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红港村“渔家记忆馆”让疍家文化浸润社区,提升了社区文化和品味。动态“管”,保障合伙人长效发展活力。动态开展综合评价,从公益贡献、专业能力等五个维度评估合伙人,保障机制长效活力。“十五五”期间,南沙区将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创新运营机制,以可持续模式构筑民生事业发展格局。南沙区以空间换资源、以众筹换共享、以收益反哺社区,推行“公益+低偿+市场”混合运营模式。以空间换资源,激活闲置资产价值,横沥镇庙贝社区将旧厂房置换给非遗工坊合伙人,推动传统工艺市场化运营,年利润额达到36万元,带动社区内41%的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实现再就业。以众筹换共享,解决养老、托育等共性需求,南北台社区通过“妈妈众筹”,推出“共享妈妈”“南北学堂”等服务,有效解决婴幼儿临时照料与课后托管难题,目前已服务家庭超30户;以收益反哺社区,建立利润回流机制,逸涛社区“稚乐园”将40%盈余反哺社区基金,用于支持社区公益项目;沙角村光伏球场的收益直接注入村慈善基金,专项帮扶困难家庭。“十五五”期间,南沙区将深化运营模式改革,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民生领域,实现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南沙区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丰富服务场景、扩大参与范围,以民生的“温度”撑起发展的“高度”,让人民群众在南沙这座现代化城市过得更有盼头、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