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园林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

植物飞絮抑制剂让春天不再飞“花”

来源:民生网2015-05-25 10:24:21 抑制剂 飞絮 植物

摘要: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却给城市和居民的出行带来严重影响,更令不少上班族和环卫工人尝尽了苦头。如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也深深困扰着园林园艺与植保方面的专家学者。

“七九八九抬头看柳”。春来杨柳知,每当春暖花开,是杨柳吐絮的季节,花絮、漫天飞扬,似飘飘洒洒的白雪,给早春增添几分姿色。但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却给城市和居民的出行带来严重影响,更令不少上班族和环卫工人尝尽了苦头。如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也深深困扰着园林园艺与植保方面的专家学者。

在国家林业及园林植保专家的指导下,《民生周刊》记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关注植物飞絮抑制剂及其防治效果。

“把脉”杨柳絮

“无限残红著地飞,鸡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

当春风送暖,杨柳吐絮,人们紧随着春天的脚步纷纷褪去厚重的棉衣,那些少男少女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装,走出家门踏青游玩亲近自然。在涌动的踏春队伍中,记者看到,许多大人、小孩都是带着口罩、手套把自己打扮的严严实实,好像是在躲避H7N9,并且还不时用手驱赶着身边的白色“花絮”。记者采访发现,原来她们是在躲避烦人的杨柳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植保专家赵美琦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杨柳树因适应性强,在我国广泛种殖,是防潮护堤的良好树种。 杨柳絮,实际是杨树和柳树的种子。杨柳树的花序有雌雄之分,熟时整个脱落,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就是说柳树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是在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繁殖后代。杨柳絮开始飘絮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5月下旬。杨柳絮通常悬浮在空气中或吸附在纱窗上,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布满了每个角落,然后随风消逝。

杨柳絮的大量堆积聚集,加之天气干燥,稍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2012年5月16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一天之内曾因杨柳絮絮引发三起火灾报警,而导致火灾的原因正是这小小的杨柳絮。

专家:“致病”的杨柳絮

满天飞舞的杨柳絮给市民带来不少的烦恼,同时,也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更令不少过敏体质者吃尽了苦头。为此,《民生周刊》记者提醒大家,在杨柳絮纷飞时节,过敏体质者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

接受采访的解放军153医院刘高锋主任告诉记者:“杨柳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当杨柳絮被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和流涕、咳嗽、哮喘等不良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过敏性反应,如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由于过敏症状和感冒以及气管炎比较类似,很容易被误诊,患者应综合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体质、病史,出现上述情况后,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确定自己的过敏原,避免因延误治疗而使病情转化为哮喘,结膜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刘高锋主任也提出了预防飞絮的小常识。尽量不要去有柳树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务必戴上口罩加以防护,身上也要尽可能穿得严实些。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柳絮残留物消除干净,要及时洗脸,千万不要把杨柳絮带到居室内,小孩和老人更应该做到尽可能少出门。若皮肤出现红肿、红斑、小丘疹等症状时,可涂抹抗过敏外用药;若症状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对柳絮过敏者还可吃些防过敏的食物,如小白菜、西红柿、胡萝卜、柑橘等,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也有益于抗过敏。

同样烦恼的清洁工也是怨声载道:“平时一天一遍,两遍就能打扫干净的街道,如今寸步不离的去扫也很难做到彻底、干净。如果有能预防这方面的药物,从根本上解决杨柳飞絮问题,让春天不在到处飞花,那有该多好啊。”

望闻问切:抑制杨柳絮

杨树和柳树均为杨柳科,分别是杨属,柳属,杨树小枝具顶芽,芽麟2枚以上,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E荑花序,不具花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蒴果小具冠毛。柳树叶为缐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葇荑花序,蒴果,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杨树、柳树均为雌雄异株,这种“白花”就来自雌株,靠风力传播。又因为南北地区温度差异,传播周期和传播范围不稳定,飘絮就会难以控制。

针对这一现象,《民生周刊》记者专门向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的专家进行咨询。经了解,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杨柳飞絮抑制剂。

记者专门来到河南省许昌市,跟踪采访了正在使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杨柳飞絮抑制剂。据专家介绍:该药剂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将药剂注入树干内,于杨树与柳树花芽分化前期使用,药液随植物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个部分,通过抑制杨柳花芽的形成达到控制翌年杨柳飞絮的目的。该药药效比较迟属隔年见效,即今年用药待到第二年才出效果,以此类推。但是它可根据当地杨柳飞絮的始期调整注射时间。该药剂为粉剂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

另据一位多年从事植物栽培的技术人员说:这种在打孔注药的方法,实在不多见。一个城市,能有多少棵杨柳树,又得多少人工投入呢?这种方式究竟起到的作用是今年和明年呢,还是明年还得继续下去才能起到抑制作用?这种经常性用药会不会影响树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呢?对树干高压注射,就是要在杨树和柳树的树干上进行打孔注药,其过程要穿过表皮、韧皮部、到达木质部,通过树体内输导组织把药液向植物周身输导抑制剂,而在树干上打孔是否会对树体生长有影响呢?打孔处是否有疤痕留下,打孔的伤口处是否产生病菌感染?是否会有农药残留?是否会有皮脂腺囊肿形成“粉瘤”呢?况且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关键还要看明年的结果。

他们也希望《民生周刊》记者能够更多的关注有没有其它更为便捷,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防絮“方法。

记者也希望“抑花1号”和河南惠之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杨柳飞絮抑制剂”等更多的产品,能够不辱使命的继续从事它保护植物改善环境的使命,让春天不再飞“花”。(记者 冯国政)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