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日报2015-10-08 14:13:45 安顺
安顺市第五届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紫云麒龙城市广场、民族高级中学、农业旅游示范观光园、格凸河示范小城镇、格丼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紫云县城变大了,城乡变美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昔日的‘麻山腹地’正在变成美好家园。”代表们纷纷称赞。
家还在青山绿水间,旧房屋变成了漂亮的新民居,农村院里开起了农家乐、乡村旅馆,村里有了停车场、文体广场、公厕…… 镇村联动,使村与城被通畅的道路连接。这是紫云紧扣“村与城镇联动,人与自然和谐”主题,推动城镇化的成果。
2014年底,安顺市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地级市,被授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安顺市抢抓机遇,通过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坚定不移走一条城镇引领“不同于省内其他市州的发展新路”。紧紧围绕“五个坚定不移”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城市规模;抓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做强经济实力;抓镇村联动,做美城乡面貌;抓环境改善,做足民生实事;抓规划管理,做出安顺特色。截至目前,城区道路总长从“十一五”期末的81.5公里,增加到205.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从6.02平方米增加到14.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76平方米增加到7.6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63平方公里拓展到93.5平方公里。
“十二五”以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2011年的61.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86.5亿元。截至2015上半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020.7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是整个“十一五”期间投资完成的11倍。建成了百灵希尔顿逸林酒店、万绿城铂瑞兹酒店、葡华大酒店等一批旅游服务设施,基本建成市体育中心、市人民医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
镇村联动,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以“8+x”工程项目(城镇农贸市场、文化广场、学校医院、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建设为抓手,建成了格凸河镇、旧州镇、夏云镇等一批特色示范小城镇。在示范小城镇带动辐射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格凸河镇的格丼村,旧州镇的浪塘村等一批美丽乡村,黄果树的滑石哨、龙宫镇的桃子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目前,全市示范小城镇达到21个。
“十二五”期间,夏云镇等12个乡镇建垃圾转运站,格凸河镇等12个乡镇建了污水处理设施,桃子村12个示范村建了垃圾收集站,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从2011年的28.24%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5.3%,污水处理率从70.51%提升到83.4%。全市166座山体公园已启动绿化地建设和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安顺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规划先行、规划引领,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100%,各县区控规覆盖率达95%,违法建设现象得到较好遏制。
安顺市政府每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都以“以奖代补”方式奖励承办县区2000万元资金,环卫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各一辆,5年兑现“以奖代补”资金1亿多元。(记者 杜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