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南京“造血式”帮扶农民就业

来源:新华日报2015-12-17 09:12:57 南京 农民

南京市农委15日透露,截至目前,南京全市5.8万户低收入农户已全面脱贫。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官城村,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村经济一直上不去,916户家庭有143户是低收入户。村里2013年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帮助有手工技艺的农户建立小作坊,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和包装,并申报“淳风”牌商标,统一对外销售。公司经理陈启勤介绍,仅去年,公司就销售麦芽糖2.5万多斤,净收入30多万元,除去年底分红,参与的农民人均净收入近6000元。

记者15日在官城村麦芽糖保护基地看到,70多平方米的基地内,里屋火灶上正“咕嘟”“咕嘟”熬制大麦和糯米发酵的稀糖,外屋十几个农民则手持竹竿,将裹上芝麻、花生的稀糖打磨成圆球的形状。当地村民陈启志说,“我家4口人,老伴有残疾,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以前家庭年收入不过4000多元。做麦芽糖活儿不累,一年干两三个月,就有6000多块钱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等,年收入也有万把块。”

溧水区晶桥镇水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草绳编织机。村支书朱保春介绍,全村1800户,以前有192户是低收入户。村里2011年成立农民草绳加工协会,对买草绳编织机的低收入户给予资金扶持,目前已发展草绳编织户近200户,一年消耗秸秆8000亩,通过草绳编织,户均净收入2-3万元,既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

南京市农委人士介绍,该市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相结合,扶农户、强村社、促镇街、帮郊区多策并举,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帮扶。对低保户和五保户,实行兜底救济,同时,帮助欠发达街镇发展产业,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帮助低收入农户就业。

(鹿 琳)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