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柳州市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来源:人民网2015-12-17 09:20:30 柳州市 印章

16日上午,广西柳州市举行“八个一”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实施暨柳州市行政审批局揭牌仪式,柳州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意味着,柳州发改、工信、住建等35个政府工作部门和事业单位承担的220项行政许可事项及部分审批业务人员划转至审批局,实行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向审批局“三集中”,由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代替原35个部门用于行政审批的82枚行政审批印章,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站式办理业务”。

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起,柳州市率先在自治区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柳州深入推动“八个一”综合改革试点,包括“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份清单管边界、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张通卡管民生、一站服务管引才、一包方式管培训、一套制度管廉政”等八个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全面推进简政惠民优化服务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也成为了柳州“八个一”综合改革的破题之作和“先手棋”。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王西冀和柳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炜共同为行政审批局揭牌。柳州市副市长杨义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组建行政审批局、调整行政审批职责、启用统一行政审批印章以及再造行政审批服务新流程等4个关键环节。

根据“撤一设一”的原则,报经自治区批准后,柳州组建市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加挂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为:规范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全市政务服务体系,承办市直部门划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筹管理、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柳州市行政审批局下设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两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6个综合管理及相关业务科室、12个审批业务科室,共18个科室,实行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联动办理的模式。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150个办事窗口,8个垂管部门、3个市直部门集中进驻。同时,将原承担行政审批市直部门的审批工作人员“连人带编”调整到新组建的市行政审批局。经过人员整合,柳州市行政审批局从事审批的人员较改革前减少了53%。

在此基础上,柳州调整行政审批职责,推行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分步实施改革试点工作。发改等35个部门和事业单位实施的220项行政许可事项和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划转到市行政审批局统一实施,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在条件成熟后,市国税、地税、气象等垂直管理部门和双重管理部门以及国土、规划、公安等市直部门,再将行政许可权整合划由市行政审批局行使。市社保局服务大厅等审批量大且原审批服务已比较便捷高效的单位整合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接受市行政审批局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柳州市明确了市行政审批局的法律地位和行政审批专用章的法律效力。市行政审批局对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行为及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启用1枚“柳州市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替代原各部门办理审批使用的82枚审批专用章,初步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打破了“公章围墙”。通过改革,由市直多个部门分散承担审批职能改变为一个部门承担,由原来部门间的协作改变为一个部门里多个科室间的协作,由办证跑多个部门改变为只需到一个部门一个科室就能完成。

柳州市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后,还将采取一厅一网联办事、一审一管明职责、一窗一结提效率、一员一库核踏勘等工作方式,形成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审批自由裁量权。在此模式下,用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轻松查询、申请及跟踪办理事项,实现网上办事一次领证。同时,申办人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提供一套材料、盖一枚印章,经同步联动审批后,审批结果最后再从原窗口办结出件,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柳州市行政审批局还将进一步推进审管分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有专家认为,柳州市在“一枚印章管审批”方面的改革,将大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有效根治“审批依赖症”现象,以及消除行政审批权力寻租的腐败。

杨义表示,下一步,柳州还将继续推进其他“七个一”的改革试点,着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推动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记者庞革平、王云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