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社创客 2016-01-29 10:16:29 公益 价值 社会
目前已进入新中国发展的第三个三十年,这是个以“社会”为发展重点的三十年,以真正“社会价值”为核心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创新——跨界合作的社会创新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因此,亟需一套能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跨界、无界思维、引领社会创新的指导原则和评价体系。为此,友成进行了社会创新三 A 三力原则与评价体系的研发。
所谓“社会价值”,是个体和组织在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积极正向、可衡量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Impact,而不是影响力 influence。
社会价值如何衡量?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经济指标,“公益”也不例外,比如盖了多少学校、捐了多少款、做了多少活动,等等。只看经济单一指标,单向度的畸形经济增长所形成社会价值扭曲和社会资源配置扭曲,其所产生的社会代价和生态环境成本人们已感同身受。
我们认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对任何一个有执行力的组织机构而言,社会议题的公共性和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是两个决定性的要素:议题公共性越强,解决方案的专业性、系统性越强,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越大。根据这两个关键要素,我们将传统慈善、公益、新公益以及社会创新四个概念作了区分,它们各自的区别也就一目了然。 ( 见图 1) 。
从具体项目 / 机构执行的角度看,社会价值的创造一定离不开三个维度:Aim(驱动力)、Approach(创新力)、Action(行动力),即组织或个人采用创新、系统的技术、创意或方案(Approach),依托其专业、高效的行动力(Action),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Aim)。三 A 之间必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就像没有道德、生态伦理底线的利益攫取,就像只知“授人以鱼”的“乐善好施”,其结果都不是真正地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相反还会激发新的社会矛盾、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所以说,社会价值的衡量,不仅仅是对成效的质化量化阐述,还应该包括对其方法和创造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此理念认识基础上,友成基金会于 2014 年上半年联合外部研发力量进行社会创新三 A 三力原则与评价体系的研发,目前针对社会创新型企业和社会创新型组织的评价体系、细化指标已初步搭建完成(如图 2) 。
Aim(驱动力)
社会议题的公共性、社会性。
我们主张跨出传统的思维,将其定位在真正天下为公的高度,以更公平、更有效、更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导向。执行团队要对人类苦难有着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能够敏锐地看到社会问题,并且孜孜以求,千方百计、百折不挠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们必须是渴望追求真理、超越自我、渴望学习成长的人,能够超越利益的驱动,渴望成为高尚的人、愿意为美好社会而付出的人。
Aim 包括愿景、定位、修为三个维度:
愿景——组织机构全体成员期望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的未来社会景象。它要求企业或组织创始人:有理想激情,具有主动追求真善美的内在需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同理心;能够将以上社会理想转化为对所从事事业的长期持续的激情和百折不挠的坚持。有远见魄力,在独立、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产生对未来趋势独到的见解,进而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前瞻社会趋势,勇于尝试创新、敢为天下先。
定位 ——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包括:价值定位,强调“以人为本”,解决方案不能刺激人的负面本性、损害社会与自然环境,注重受益人群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市场定位,强调在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到关键症结以及对应的新的细分客户群,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和偏好以及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禀赋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和商业价值的互利共存。
修为 ——创始人的修养、素质、道德、造诣等,它要求创始人要有传承意识,懂得尊祖重道、感恩回报;要有广阔的胸怀气度,开放、包容地吸收他人意见和经验;要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强调将社会理想和个人内在成长相结合,为达成目标坚持反思和调整。
Approach(创新力)
解决方案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可持续性。
我们主张跨出公益界,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协同合作寻找解决方案,强调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而进行的模式、机制、工具和方法的创新。我们通常很容易把公益理解为学雷锋做好事,但这远远不够。在三 A 体系中,如何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转化为创新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创新不是无由头的,需要站在历史和前人的肩膀上去发现和回应当下的需求;同时要将自身在能力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抄袭或模仿;同时,创新必须是跨界的,包括社会人文、商业模式和科学技术的结合。
Approach 包括解决方案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的系统性,以及治理模式的社会性:
解决方案的创新性——组织成员根据受益人不断变化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通过一定的需求调研和评估,提出新的或完善前人已有的创意、设计、技术开发出能满足受益人需求或能更好地满足组织所在服务行业需求的新项目、新产品、新服务。解决方案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其商业模式的设计上,强调要对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模式有清晰的描述,包括用户、客户的定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利益相关方需求、完整的价值链闭环设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通过建立高效合理的收支结构,定期进行组织整体运营成本核算,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明确的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外部资源的机制,建立筹资成本核算机制,以低成本调动大资源。解决方案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修正的结果。
解决方案的系统性—— 强调除技术或设计创新外,解决方案能够激活其他相关部门 / 机构的业务和资源,促成其跨界合作,使其有机结合成为完整体系,进而构建出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解决社会问题的跨界生态。这里需要企业考察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资源和能力禀赋),以及商业和非商业资源的调动能力。
治理模式的社会性——在企业或组织内部,通过在治理结构、分配制度、规范透明等方面的相关设置,保证其社会性,包括董事会层面、运营层面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机制的设立、盈利之后利润再分配的制度安排、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等。
Action(行动力)
组织和团队实施创新解决方案、达成社会目标的执行能力。
也就是说,执行团队必须要具备有效的行动力,要有让社会产生改变的效果,在合作中进行资源整合,在创造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过程中获得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重实现。
Action 包括团队执行力、团队创新力、社会影响力力三方面:
团队执行力——包括领导人本身的领导力、核心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整个团队高效协作产生的合力,团队成员之间共同的使命感、对所从事事业或领导者的忠诚度、对他人品行和能力的信任,都是保证团队高效执行力的关键。
团队创新力 ——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专业知识、创造性技能储备,以及团队成员自我实现的动力,为此,学习型团队的打造至关重要——企业或组织内部应建立起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在获得、创造、分享、整合、更新的过程中积累其智慧资本;此外,企业或组织有能够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自我学习、团队学习的制度设计,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促进团队持续性创新。
社会影响力 ——社会问题在短、中、长期内缓解或解决的程度,侧重考查受益群体、其他利益相关方乃至社会多所产生的正向改变。希望以此能够识别出那些非直接、非短期内见效的创新,这些创新往往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巨大却难以被多数人注意到,也因为其显现成效的实践较长,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投入。
真正的社会价值实现必定是社会目标(Aim)、解决方案(Approach)和行动能力(Action)的完美统一。三 A之间循环往复、不停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开放的、永无止境、无法穷尽的过程中,社会创新型企业和组织持之以恒地不断瞄准目标、创新模式和打造执行力,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友成研发的“三 A 三力”原则与评价体系适用于:
① 社会创业者自评;
② 基金会、社会价值投资人对项目进行预评估、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参考;
③ 投后管理要点参考;
④能力建设机构据此开展培训课程设计;
⑤ 社创案例撰写;
⑥社创奖项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