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6-06-22 16:04:56 趋势 时代
随着旅游大消费时代的到来,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旅游业上下游产业链新的跨界和融合不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以旅游为核心,以体育、户外、文化、游学、亲子等周边产业为外延的旅游大消费产业新生态。近日在由执惠主办、左驭资本、淳时资本协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大消费创新峰会上,业内专家围绕“供需两端如何创新”、“旅游大消费时代如何跨界融合”、“消费升级背景下的企业创新与市场新机会”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创新供需两端
“旅游正在加速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选项,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广大游客越来越多地采取自由行的方式广泛地介入到目的地的生活消费空间。旅行社服务也转向了旅行服务。以前景区景点的旅游走向了全域旅游。一个旅游目的地,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成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享的一个生活空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大众旅游时代,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
那么,如何创新供需两端?
穷游网创始人兼CEO肖异认为,旅游大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但在信息化时代,需要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降低游客的消费决策成本。
左驭资本创始人兼CEO胡伟东认为,在旅游消费产品供给端,有很多产品、服务满足不了用户需求,还有很多潜在机会。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王岑认为,在供给端,国内旅游更有机会。虽然出境游客单价很高,但是出境游属于低频消费,国内旅游更符合消费趋势。首先,时效性优势大;其次,国内游距离近,交通方便,随着国内旅游优质产品供给越来越多,会产生高频消费。
神州专车副总裁龙杰则从供给端角度提出,供给端要把线下做强,增强线下服务能力才能形成壁垒,如何提供便利、安全、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是供给端需要解决的问题。
跨界融合时代到来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对于旅游大消费时代的跨界趋势,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表示,旅游大消费时代来临,以旅游为核心,以体育、户外、文化、游学等周边产业为外延的旅游大消费产业喷薄欲出。
来跑吧CEO叶颖涛认为,跨界是必然,因为整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一直都在不断跨界。而且跨界是重新整合、重新分配的过程,任何一个行业都难以逃脱跨界融合的阶段。
对于企业进行跨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乐道旅行总经理陈栩认为,对企业来说,跨界融合最大的挑战来自未知,因为没有前人的标杆参照物,其成功率很低。
叶颖涛则表示,跨界要注意专业性、用户习惯养成和量化数据运营体系,跨界到最后,还要衡量能够带来多少销售转化率。
华谊嘉信首席娱乐官瞿玮认为,跨界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活动,而要把跨界变成一种产品,并且把跨界而来的用户真正长期留在平台上。
搜床科技(Xbed)集团创始人兼CEO李春田则强调,企业不要为了跨界而跨界,在跨界运营过程中,是一个模式的变化,而不是一个营销活动,更是一个战略上的变化而不是战术的变化,同时它最核心的挑战在于运营体系设计过程中是否兼顾两个专业、两个领域的融合。
消费升级下旅游产业如何发展
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认为,在旅游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机会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共享经济仍是最大的机会、非标领域是旅游行业新的增长点、线上与线下融合开始加速、旅行社的供给侧改革仍有机会、专业自由人向导服务刚刚开始、中产及高收入人群的高端旅游潜力巨大、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机会集中在出境游、电商领域的内容化出现在旅游市场、金融服务加速渗透到旅游行业、“互联网+大数据”助力智慧景区。
不过,在戈壁创投合伙人蒋涛看来,旅游电商风口已经过去,下一个机会是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出行体验改善。首先,目的地的行中服务是改善体验最大的机会;其次,针对千禧一代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旅游产品,如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是一个机会;最后,互联网将会变革旅游的实体运营,包括目的地度假酒店、客栈民宿、景区运营,甚至目的地地接的组织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概念去改善整个行中的体验会是另一个大的机会。
同程旅游创始人兼CEO吴志祥认为,当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为游客服务的价值,更没有深刻认识到旅行社的本质就是服务。线上线下旅行社实现突破,必须打造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
住百家创始人兼CEO张亨德表示,共享经济的商业本质是用户利益+用户体验,共享经济未来仍是旅游大消费领域的一个热点。
此外,与会专家认为,定制旅行服务满足了消费升级趋势下的用户个性化需求,但是规模化一直是一个行业难点。
戴斌认为,中国旅游的创业创新正在消费变迁的影响下,在传统的旅游集团和新势力的推动下,向着旅游强国发展所必要的市场主体支撑的方向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