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公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张雪梅:藏区孤儿的暖心“校长”

来源:腾讯公益2016-07-12 11:30:45 藏区 张雪梅 孤儿

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日晒和风吹得越猛烈,它开得愈灿烂。在藏语里,它是寄托了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花朵,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2012年,一个名为“格桑花爱心餐”的公益项目在互联网上悄然走红,让千万名网友将目光投向西藏高原上那些美丽盛开的格桑花,以及一群拥有灿烂笑容的孤儿身上。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计划的发起人,宛如格桑花般绽放在公益路上的张雪梅。

在同事和朋友们的眼里,雪梅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御姐”,热心、麻利、泼辣、特爱掏心窝子、各种灵通各种神通广大,总之,搞不定的事情你问她就对了——就算她没法直接帮忙解决,也一定能七弯八拐地帮忙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人。所以,她的网名,也成为了她最响亮的外号——“校长”。

然而更多的人了解她却是因为她的另一个身份——腾讯资深志愿者。自2008年加入志愿者协会以来,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她组织了“相伴成长”灾区儿童认养、“温暖你我”冬衣捐赠、“爱心图书室”捐赠以及“格桑花爱心餐”等多个公益项目,和志愿者们一起,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了很多传递温暖的行动。目前雪梅已经和家人移民至加拿大,但她依然心系腾讯公益,不时在格桑花项目的微信群里对活动热心地支招建议。

一次心灵的地震:她和公益的不解之缘

说起和公益的结缘,雪梅低调谦和,甚至带着稍微的内疚和惭愧。

2008年以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世界上发生的苦难“选择性失明”。“我老公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在网络上看到有人需要救助,马上就会汇款过去” ,她笑着说:“我还因为花销太大跟他吵过架。”

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了,震中离雪梅的家乡绵竹仅一山之隔。一开始,这并没有引起她多大的关注,但当晚从10点开始,她把知道的老家的亲人朋友的电话号码都打了N遍,一直到12点,没有一个打通的。她开始惶恐。

第二天中午,她终于拨通嫂子的电话。嫂子听说计划让德阳的朋友开车送点吃的,就怯生生的要求说:能不能送几个盒饭过来?他们挂电话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跟你说了,我们去要抢稀饭。他们在医院工作,医院把所有存粮都熬成了粥,医护工作人员和家属可以每人分到一碗。

她很快得知了灾民们的状态:24小时没有进食,药品短缺,天依然下着雨,大家都不敢进屋睡觉。亲人的困境让她真正意识到苦难中人们对于援助的渴求。于是,她立刻采取了快速的行动。一方面,购买了几千元的药品绷带等寄往成都,托亲戚发给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她迅速在公司内组织了一系列赈灾活动。

7月12日,我和jacktu去到四川,根据之前成分同事帮忙收集到的名单,挨家挨户走访,寻找需要帮助的单亲或者孤儿家庭。

9月14日,我们的内部认领页面上线,30多个孩子,瞬间一抢而空。根据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Reagan的建议,我们把这个项目起名为“相伴成长”,希望我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物质上的帮助,更希望他们的人生因为有我们的陪伴而有所不同。

仅仅4个月,雪梅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了解最真实最实际最紧急的需求,寻找资源响应实现,发现和排除困难,继续支持帮助;同时拓展信息渠道,了解和挖掘进一步的需求点,亲力亲为深入现场,把握关键以及长远的焦点。

 这场让雪梅用心投身公益的项目,至今已持续了将近5年时间,每年认领的同事代表都和孩子们去进行一到两次的联欢,从最初中秋节送月饼,元旦节播放录制好的视频祝福,到后来的带孩子们参观熊猫馆,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参观川大,从物质到精神,从受之于人到教会孩子们去帮助他人,雪梅和所有认领孩子的志愿者们一道践行着当初对项目的期待:相伴成长!

5年,过程中的点滴心得,非得亲身经历才能吐自肺腑有感而发,雪梅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活动中我们收获着珍珠一般的细微感悟和感动。”

2008年11月,我们去认领的孩子严敏家探望,室外温度大约0度左右,我穿的比较少,严敏一上车,摸到我的手冷,就一直默默的用她的掌心来焐热我的手。而她自己却只穿着一条单裤。我们告别的时候,严敏逐一紧紧地拥抱着我们。严敏帮扶组的sindy说,我还有几句话对她说,我预期看到的抱头痛哭的场面没有出现,我问sindy,你怎么不哭呢?sindy说:我怎么能哭,我要给她传递正向能量,要让她感觉到我是可依靠的。

2009年1月,在探访完灾民后,我们在当地警察的帮助下进入了当时还是封闭的地震博物馆汉旺镇,那里处处是人们生活过的痕迹,却没有一个人,一个幼儿园的门口,放着家长祭祀的水果,纸箱子里是一串腐烂变色却形状完好的香蕉,第一次,我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思考。

2009年1月,我们去震区送羽绒服等物给还在帐篷里挨冻的孩子们,同时播放团队的祝福视频,并录制孩子们的心愿视频,xidan和我们一起,中途想去认领的蔡小龙家里看看,蔡小龙骑自行车在泥泞中带路,不给力的自行车一路上掉了6次链子,每次xidan都默默的下车,帮他安好链子,再调侃鼓励几句,继续前行。

2009年1月,在播放完帮扶团队给孩子们的视频之后,为孩子们录制自己的心愿视频,每个孩子的心愿都是考上大学,有个沉默的小女孩李静,她说,我的心愿是长大后像你们一样做志愿者;

2010年3Q大战,我们帮助的孩子们纷纷发短信来问候,李露说:你们做什么我都相信。

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的郭洪斌,爸爸因为失去妻子而痛不欲生,和孩子的沟通颇有问题,jacktu活动前夕住到他家,和爸爸彻夜聊天,爸爸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新站立起来,一年后再次成家,洪斌也从以前只会淘气的小P孩变成了一个体贴的孩子,2011年的活动中,洪斌见到一个站着的志愿者就帮忙搬凳子给他坐,手里的棒糖也是见人就送。

之前一直很沉默的孩子蔡小龙,最初写信给我,说觉得妈妈不够关心他(他妈妈是单,一直在外打工,供养他和姐姐,以及家里的老奶奶),妈妈同时电话给我,抱怨蔡小龙不懂事,不帮她干家务,不爱学习,只爱看电视和武侠小说。经过内刊团队潜移默化的辅导,小龙今年考上了高中,妈妈电话来说,现在小龙很体贴她,很爱学习。上个月还跟妈妈说,担心语文老师讲的不好,自己考不上大学。

“这些改变,细微点滴,但存在,它们一再的让我意识到,我们,独立于他们的生活圈子,显得遥远而神秘,但我们对他们来说又那么亲切,那么重要,我们的一点小小关怀鼓励,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那场灾难留下的伤仍旧隐隐作痛,我们在回忆的时候仍然会从眼睛鼻子直酸到心底,可转念一想,它带给我们的,辐射出去的,除了伤痛和酸楚,也有很多阳光的积极的,例如“相伴成长”这样一个项目,从近5年前一路铺陈开来,而且仍将持续影响下去。

“相伴成长”是针对那场灾难的专有项目,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不仅能够照顾好自己,并且已经有能力逐渐将自己的爱释放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而项目的主体也随着走向功成身退的位置。如何将公益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继续进行,雪梅开始有意识地关心注意,尝试其他。

 

500米一次的塌方:让格桑花在高原上美丽绽放

2011年春节,从藏区支教回来的朋友给雪梅寄来了一份青海卡昂文化扶贫学校的材料。这所特殊的学校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班玛县达卡乡。当地寺庙的活佛收留了82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倾寺庙之力购置了一间两层的小土屋,作为孩子们安身和学习的地方。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非常有限。成长期的孩子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照片上的孩子们纯净如水的眼神一下击中了雪梅,她决心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她找到超级QQ和DNF团队,为孩子们募捐了150套保暖内衣和棉鞋,并在大运会期间把物资送到了青海。之后雪梅迅速组建团队,完成“百万微爱”项目的申请立项,让第二批救助物资到位。2012年7月上线的“格桑花爱心餐”活动更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广大网友的爱心传递,在短短半个月内获得了13785份的捐助。

高效项目的背后,是来自公司内各个部门80多位同事的通力合作。离活动结束还差几天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成交量还只有7004份,离目标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志愿者们紧急协调资源,还发动自己的好友在QQ群内转发,让“爱心餐”的成交量在一天内飙升到11000份。

比起前期募捐的过程,后期物资的押运之路则显得惊心动魄。“汇钱没有意义,他们住的地方太偏,打车到城里去都要花600元。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去成都当地的批发市场采购,并亲自押货过去。”这个单纯的决定,却让志愿者们经历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行程——他们到达四川时不巧遇上雨雪天气,进藏的路上平均500米就能遇上一次塌方。

同行的志愿者们在路上几乎全都患上严重的感冒。“我和志愿者婷婷住在一起,当时我们俩都病得很重,跟死人一样躺在床上。我们的领队边骂边照顾我们。婷婷‘活’过来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拿起手机发微博,分享一路的艰难历程。”雪梅讲起这些故事时,带着惯有的直率和乐观,描述着自己和队友们的生死历程。“那时,suyang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看起来很健壮,却没想到高原反应很严重,一路上发烧非常厉害。但他一直强忍着,从高原下来时已经烧到了40度。大家都很着急,轮流给他物理降温,最后终于‘活’着回来了。后来他还感叹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天!”

“其实活动开始前,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我们也受到过很多质疑。我还被人称为‘腾讯郭美美’。但我们通过实际行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雪梅展示了“格桑花爱心餐”的拍拍购买页面及微博反馈,100%的用户好评、全程图文报道、完全透明的财务报表和及时贴心的用户邮件通知,都让我们为雪梅的细致入微与执行力所折服。

让志愿者们印象最深的永远是藏区孩子们的单纯与快乐。“今年腾讯志愿者们入藏时给孩子们带了200多张贺卡,每一张的祝福语都是和活佛沟通后,根据孩子的特点专门手写的。发放物资那天,我站在车前念贺卡,念完后孩子上来领贺卡和衣服,走到志愿者面前接受拥抱。那些孩子的童年都是孤单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拥抱’。为此,活佛在活动前还花了20分钟向他们解释‘拥抱’的含义。我记得有个小男孩领完贺卡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走向志愿者接受拥抱时极力忍住眼泪,眼眶红红的。”

2013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为鼓励部门、产品、志愿者发挥个人特长可持续的做公益,通过互联网核心能力搭建起“微爱益起来”员工一站式公益平台,8个月来,2116名腾讯人通过捐赠新年利是、微爱基金参与格桑花项目。更名为“腾爱高原餐”后的格桑花项目,成了员工一站式公益平台的第一批受益者。雪梅离开后,也有了新的项目负责人,将项目的火炬绵延不断地传播下去。

雪梅给大家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孩子和爸爸在海边散步,孩子捡起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小鱼,一条条扔回海里,爸爸说:这么多小鱼你救的过来么?谁在乎呢?孩子继续一边扔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她说:立足于腾讯的大平台,我们的一个平凡举动,或许可以让一个孩子的一生从此不同,所以有爱的童鞋们,不要再选择性失明了,行动起来把,其实世界除了我们狭小的生活圈子,还很大很宽。腾讯创始之一Charles曾说过一句话,有爱的人是有福的人。是的,腾讯有爱,我们皆知,正是一个一个的项目,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让我们用行动传递爱,让路人皆知,皆爱,皆行动,皆传递。

她说:做下去,你会明白,收获在哪里。这就是“校长”张雪梅,一个拥有博大胸怀,从不计较回报的公益人。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