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在线-江淮时报2015-01-27 14:21:10 安徽 质量
安徽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陈定新委员认为目前仍存在城镇建设比较粗放、生态环境建设有差距、“城市病”越来越突出、城镇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有的城镇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有差别。
陈定新委员认为,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城镇人口发展应由过去的制约外来人口融入到城镇向市民化转变;城镇建设和发展应由过去的粗放方式向集约化转变;城镇功能由过去的注重经营城市向服务市民转变;城镇公共服务应由过去的面向所在地户籍人口向全部常住人口转变。为进一步提高安徽城镇化质量,增强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必须结合安徽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科学合理布局分工,增强重点城镇吸引力。陈定新委员认为,要走以农民工为主体、以小城市(镇)群为主要载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我省城市发展不平衡,合肥等大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而小城镇缺乏吸引力,农民不愿去,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尤其第三产业,其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人口达到一定的集聚规模。这就需要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可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方面来解决我省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空心化”的问题。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发挥城市功能。大城市重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着力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防治“城市病”;中小城市要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发挥对内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要围绕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生活集中、服务 “三农”、商贸流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问题。
陈定新委员认为,要尊重风俗民情,彰显文化特色。要提高公共服务保障功能,营造舒适优美居住环境。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沿着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的路径深入推进。要注意向城市周边城镇延伸。在周边交通出行方便、居住环境优美小城镇,建造廉价、低租金住宅,吸引人员居住。政府重点帮助低收入家庭、残障人等弱势群体解决住房难题。真正让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