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7-04-18 16:52:46 致富梦 当家人 村里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于庄村是一个有1800多人的人口大村。人多地少的情况一直困绕着村民,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
创办集体企业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自2015年于春明当选于庄村民委员会主任以来,针对本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高效精品农业,才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挥示范效应,他多次走访村内相关代表,倾听他们对于庄村未来发展的意见,在广泛征得村民代表同意后,2016年4月投资50万元创办了于庄村富于种植场。据悉,富于种植场的企业性质为集体投资、独立核算的村办集体企业。虽然种植场刚刚成立,但企业依托北靠北湖一号路、南邻唐山二环线、西通水面高达1000多亩水面的北湖的有利地势,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央土地流转的有利政策,逐步将于庄村现有的2300多亩农田收归企业统一管理,摆脱一家一户的低效种植模式。“种植场将因地制宜的开发每寸土地,把于庄村变成集农、林、牧、副、渔于一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花园式的美丽乡村。”于春明充满憧憬地说。
富于种植场虽还处于规划的萌芽期,却饱涵着于春明和全村老百姓的致富梦。据于春明介绍,富于种植场将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拟打造一条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在低洼地带挖池塘栽种莲藕,在莲藕池塘内套养泥鳅、黄鳝、河蟹、龙虾等高附加值的水产品,水产品粪便直接作为肥料为莲藕提供营养;地势较高的地块栽植大樱桃、皇冠梨、软石榴、文玩核桃、核桃、木瓜、葡萄等干鲜水果,在果树空隙套养鹅和名贵的黑天鹅等食草动物,做到动物吃草后产生粪便直接用于果树施肥;在绿化苗木发展上重点发展新奇特的苗木,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种植结构。
“在种植场刚刚成立,我们就已经与《山东济宁嘉祥县嘉荷莲藕种植合作社》、山东最大的苗木种植基地《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种苗试验场》、《临沂市多维木瓜饮品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北美海棠、皇冠梨科研基地《衡水刘向卫种植基地》、唐山果木发展最早的《神农果园》达成合作开发意向。”对此,于春明信心满满。
加大福利投入 让村民得到“真实惠”
据了解,于庄村集体经济一直是入不敷出,不用说是发放福利,不向老百姓要钱就已经不错了。于春明当选上村主任时村财务仅有存款余额18929.29元,现金余额6657.26元,合计25586.55元。但因资金被挪用本应早就发给村民的负债却高达50余万元。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于春明没有退缩。他带领村民盘点村里以往的账目,仔细核查村财务经济来源,收追欠款,缩减开支,勒紧腰带过起了紧日子。经过上任2年来的艰苦奋斗,他不但把欠村民的50余万元全数还上,村财务还攒下了120多万元,让于庄村拥有了“殷实的家底”。
有钱了,于春明开始“大手大脚”的花了起来,他要做的就一件事就是提高村民福利。对凡是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奖励1000元,鼓励全村学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为社会做贡献。他还给村所有在校学生发放补助费每名100元,后增长到200元。这些福利原来都是没有的。
据于秀华、刘淑萍、于开臣、于丽秀、刘秀花、孟祥芝、于顺利等20多位村民介绍,于春明上任后,把60岁以上老人每季度一人150元的养老金提高到了200元,随后再提高到300元。在村民缴纳医疗保险方面,国家收费标准是每人150元,村委会给担负50,村民只交100元,第二年国家收费标准为每人180元,村委会担负80元,村民还是交100元,这在以前都是村民自己负担的。军烈属过节慰问金也由原来的300元的直接提高到每个节日每户500元。
“原来村务不公开,村民对村里的财务状况一点也不知道。自他上任后村财务全部公开,我们都知道钱从哪来的,花到哪了。现在村民的福利不但提高了,他还为我们脱贫致富找路子,四处考察学习,我们都支持他,把他当作我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村民争先恐后地说。
于春明介绍说,在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并不一帆风顺,现在还有一些人不理解,出来阻挠。虽然前面道路困难重重,但是他并不怕,也决不气馁,他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人民的支持下,一定能走出属于于庄村自己的脱贫致富路。(王静甫 崔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