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4-26 11:33:46 脐带血 广东 多个
“小弟弟,你是我救命恩人,我以后与你同一天过生日!这幅画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4月23日上午,29岁的小琴冒雨从千里之外的安徽赶到南国花城广州,拿出自己画的一幅水彩画,含泪送给一位刚过两岁生日的小男孩。
为了这次见面,小琴盼了整整一年。201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小琴,被诊断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需实施干细胞移植手术。几经周折,医生终于在广东省脐血库为她找到一份配型合适的脐血,并于2016年4月9日移植成功。
据统计,广东省脐血库至今出库脐血1043份,救治了842人,患者遍及广东、上海、北京、重庆、安徽、江苏、广西、福建、山东等地。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型β-地中海贫血以及淋巴瘤患者占治疗病种前5位。
迄今,广东省脐血库自体库和公共库存储脐血总量累计超过31万份。自体储存的脐血只能自己查询使用,公共库储存的脐血为全社会的患者服务。无论是规模、存量,还是储存能力、出库份数,广东省脐血库均排全国前列,并具备向国外医疗机构提供脐血出库资格。
广东21个地市全部开展脐血采集业务
脐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最短时间,从脐静脉中采集的血液。经过近三十年医学研究发现,脐血富含造血干细胞,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由于脐血具备采集方便、对被采集者无伤害、临床应用及时、移植后排斥率低且程度较轻等优势,逐渐被医学界所珍视,而父母们也纷纷意识到脐血的价值而选择捐献或者自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原卫生部便提出了在全国设置脐带血库的规划,同时成立了卫生部脐带血库专家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脐带血库执业指导规范》,明确了脐带血库的准入条件。
据统计,广东十年来脐血采集数快速增长,自体库平均每年冻存3万余份脐血。去年,全省采集公共库脐血24845份,约是2015年采集数的一倍。全省21个地市均开展了脐血采集业务。
在世界范围内,脐血已经应用于治疗80多种疾病,特别是在治疗血液类疾病上具有独特优势。我国使用自体脐血挽救自身或者家人的案例也非少见。
这些年,广东省脐血库自体库已出库脐血99例,包含自存自用和家庭亲缘间应用。同胞间主要是用于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自存自用主要是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母细胞瘤、脑瘫等。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孙媛认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于其他来源(骨髓、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自存自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自体脐血移植和异体脐血移植相比,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存在排斥反应,所以对细胞数的要求和异体脐血要求是不一样的,很少的细胞数就可以达到植活的效果。而且,没有排斥反应,患者生存质量高,后续治疗费用也比异体脐血移植低。
脐带血只能治疗儿童?专家回答:“No!”
有人认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因为细胞数量偏低,只适合治疗30公斤体重以下的儿童患者。事实并非如此。
在广东省脐血库1000多出库脐血中,50公斤体重以上救治患者占53 %。从所救治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上成人患者占55%,年龄最大患者91岁,最小患者半岁。
2013年3月16日,一位体重94公斤的白血病患者,使用广东省脐血库单份脐带血进行成功移植。2016年1月15日,一位体重117公斤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广东省脐血库单份脐带血成功进行治疗。
由此可见,“脐血只适合30公斤体重以下的儿童患者使用”是一个误解。
另外,据“纽约血液中心”(NYBC)国家脐带血库公布的数据,异基因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参考标准为0.7~10×107/kg。而广东省脐血库(公共库)所储存的脐带血平均冻前有核细胞总数达到14.55×108,理论上可以满足100公斤的患者自体移植使用。
专家认为,自存脐带血应用于自体使用,既不存在配型的问题,也没有在排斥反应,理论上不受细胞数的限制。临床使用时,不会因排异等问题而损耗更多的有核细胞,从而影响移植治疗效果。与使用非血缘脐血移植相比,自体使用只需要更少的细胞即可成功植入,也可以治疗大体重患者。
理论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零下196℃的液氮中可以永久保存。
实际应用也证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2015年3月,广东省脐血库一份冻存了15年的脐血复苏后活性达到94.2%,成功救治了一个11岁白血病女孩。在广东省脐血库已提供临床应用的1043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中,冻存年限超过10年的有58份,平均细胞复苏活性约达90%。
一般来说,只要产妇身体健康,都可以存储婴儿脐带血。但如果发现自体基因有缺陷怎么办?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认为,即使有遗传病,自体脐带血也是有保存价值的。遗传病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人类的干细胞是增殖到一定程度才不正常的,可用自己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自身的疾病,临床证明有效;对于遗传性的疾病,也可以作为病危时的过渡,为患者赢得时间来进行后期的治疗,甚至是根治。
这也就是说,脐带血如果没有遗传致病基因,完全可以用于移植手术治疗;如果不幸存在致病基因,也能派上用场,可以在病情紧急时,进行回输缓解病情,待患者指标稳定后,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国家许可的脐血库只有7家
知道了储存宝宝脐带血的好处,很多家长也会问:“现在除了省级脐血库,还有一些医院、公司都开展脐带血保存、干细胞研究业务,市场上鱼龙混杂,我们到底把宝宝的脐带血交给谁来保管才放心呢?”
对此,可能先要科普一下。大家看看下面这张比较图,就会明白“脐带、胎盘干细胞”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区别:
一些医院、公司是从事脐带、胎盘干细胞研究与储存业务,多不涉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它们即使有少量保存脐带血业务也是特殊服务,收费较高,甚至高达每天200元。而正规的省、市脐血库则是专门负责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研究与保存业务,分为自存与捐存两类,带有社会公益服务性质。
北京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认为,与骨髓、外周血相比,脐带血采集方便,对供者没有伤害、配型率高、容易储存,移植后排异程度很轻。“随着近几年基因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自体脐带血移植、亲属间的脐带血移植,给临床发展也带来了信心。”
目前,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划指导下,全国已有7家脐血库获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执业许可证》,分别是北京市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和浙江省脐血库。
其实,判断脐血储存供应机构是否正规,只要验证以下内容即可:可否出具关于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准入法规;可否出具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的批文文件(如脐带血必须获得国家卫计委级别审批);可否出具省卫生计生委(原卫生厅)颁发的《血站执业许可证》。
作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储存机构,可以保证冻存脐带血的质量以及活性可供临床使用。公民自愿存储的脐带血,是在孩子自己或是亲属患病时为医生多提供一个治疗选择机会,是一种健康保障意识的体现。
记者看到,在广东省脐血库,公共库和自体库储存的脐带血,在采集流程和冻存环境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公共库是面向有需要的患者的临床使用,所以在存储入库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配型检测,以便向临床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检索查询配型信息乃至应用的需求。同时,为了保障患者使用安全,还要增加对血红蛋白病的筛查。
今年20岁的佛山姑娘小敏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神奇的治病经历:她从小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因未找到合适的配型,经受了10多年的输血和排铁治疗,痛苦不堪。2014年3月,她终于在南方医院儿科进行母亲半相合联合脐血移植,接受脐血植入(捐献脐血者为2012年1月12日出生于佛山禅城区中心医院的女宝宝)。小敏移植后恢复健康,心怀感恩,毅然决定从事医疗行业回报社会,计划今年到香港读护士专业。
如今,在欧美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由国家全额拨款资助的公共脐血库迅速发展。依托美国血液中心设立的纽约脐血库是全球首个公共脐血库,1992年投入运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50多个国家共运营了300余家脐血库,脐血冻存量超过410万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南方南工作室 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