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6-08 09:30:12 公积金 异地 国人
有公积金账户的市民,国策君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来自住建部的消息称,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建设,将在6月底前上线,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这意味着,公积金异地转移以后再也不用“两地奔波”了,申请人只需到转入地公积金中心办理即可。这一举措的受益群体将超过1.3亿人。
什么是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流动性日益加强,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异地转移接续业务大量增加。
为便利跨省就业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住建部组织开发了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平台开通后,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统一在平台上为跨省就业的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
平台上线能省哪些事儿?
过去,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难点在于转入地和转出地的信息沟通问题。在没有全国互通的公积金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办理异地转移需要经过这些流程:转入地提供缴存证明等相关证明——本人或代理人把材料交至转出地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出地把钱汇至转入地——转入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把钱汇入个人账户。
目前,北京、上海、福州、广州、深圳、西安、太原、沈阳、南昌、武汉、石家庄、杭州、郑州等城市均已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异地转移业务具体如何操作?我们拿杭州来举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住房公积金从异地转入至杭州,即职工在杭州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后,申请将原缴存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转移到杭州账户,职工只需携带身份证等证件到杭州的公积金中心管理部填写申请表格即可办理。
第二种情况——住房公积金从杭州转出至异地,即职工与杭州工作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办理账户封存手续后,已在外地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可将在杭州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转出到外地新账户,职工只需在外地申请,不用特地跑回杭州,杭州的公积金中心可以全程通过接续平台协助办理。
看来,这个异地转移,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你从这个公积金中心转移到另一个公积金中心,不管是跨省还是跨市,信息可以在全国的平台互通,所以直接去你转入的公积金中心办理就可以了,不用再两头跑,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的前提是转入地和转出地公积金中心均已接入平台。如果转入地和转出地都没有接入,或者其中一个没有接入平台,均不能通过平台办理。这种情况下,缴存职工仍需按原方式到公积金中心窗口办理业务。
异地互贷困局何解?
公积金随人流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异地转移接续便利,另一层是异地公积金贷款互认,而这一层属于更难啃的改革“硬骨头”。
2014年10月,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
针对公积金异地互贷“比较折腾”的问题,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手续上的问题,另一个是异地贷款涉及的两地之间的关系问题。
多个城市目前都推出了“异地互贷”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提交的材料较多,包括公积金缴存证明、缴存明细、未在当地贷款证明等,且等待时间较长。
除了手续问题外,一些楼盘、商业银行都呈现出消极态度,根源何在?
公积金业务链条复杂,涉及职工个人、公司/单位、中介机构、公积金管理中心、经办银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但汇聚资金的核心机构依然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放贷意愿会影响到下游商业银行乃至楼盘公司。
各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各自为政”、城市之间缺乏结算和信息沟通,出现了挤占本地资金问题,各地公积金“旱涝不匀”。公积金的统筹层次还需逐渐上移,从市区一级逐渐向省、全国一级提升。
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教授认为,公积金体系以城市为单位运作,资金运作存在割裂,要做到异地互贷难度更大,因为还涉及到很多城市限购限贷的问题,但确实长期来看需要加快搭建全国性的公积金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的贷款服务与管理平台、统一的资金拆借平台。
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利娜认为,住建部的表述还未提到转移接续平台有哪些功能,但未来的方向是全国性平台应当包含信息共享、资金共享两个功能,目前阻碍异地贷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共享。拿商业银行举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拆借,总分行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资金划拨,缓解短期资金不足和资金跨地区流动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异地贷款的政策松紧程度,与住房公积金的定位是相联系的。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教授表示,如果利用公积金可以异地使用的便利去进行住房投资甚至投机,就严重违背住房公积金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