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香甜的奶皮子,是儿时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来源:民生网2017-06-13 16:48:57 奶皮子 馋嘴汇 金台西游

摘要:奶皮子是草原上的美味佳肴,也是蒙古人接待贵宾的极品。

但凡牧区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奶皮子。

形如煎饼、色如膏质、外白内黄,是草原上的美味佳肴,也是蒙古人接待贵宾的极品。想起它,就想起牧铺,就想起草原,想起亲爱的妈妈。

儿时记忆中,牧区每家每户都有制作奶皮子的习俗,如果哪家娶来的媳妇不会做奶皮子,是会被街坊邻里笑话的。

很早以前,牧区以“艾里”为单位,奶皮子可以说是每个艾里都有。每个家庭制出的奶皮子,工艺、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口感味道也大不一样。

小时候,也许是因为不出牧铺,常年围着自己艾里草地牧场打转。那时心里觉得,只有自己艾里制作的奶皮子最好吃。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正是母牛下犊产子的时节。进入五六月,草肥水美,奶制品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生产高峰。

走西街串东街,家家乳香飘逸,满街巷流香。大伯大娘格外慷慨大方,为显示自己家奶皮子的制作水平,一改过去的吝啬,全都敞敞亮亮,十分大度。

如果你登上谁家的门,正巧赶上这家制作奶皮子,就捞着了,定会让你大饱口福。如果再夸上几句,大伯大娘兴许一高兴,送你出门时再给你包上一两张。

吃过全村的奶皮子,还是觉得自己母亲做的最好吃。

在我们村,邻居们唠起磕来,都夸:“萨仁其木格的奶皮子啊,那是全牧铺一顶一的好。”

小时候,外地有人进村,都指名道姓买母亲做的奶皮子。

母亲制作的奶皮子,除了好吃,更重要的是讲卫生。每次母亲制作奶皮子之前,都先搞好自己的卫生,然后将工具放进开水中煮一遍,再将鲜奶用细纱布过遍筛子,澄出其中的杂渍,然后才点火进行熬制。

奶皮子制成后,按照要求制成各种型状,放在秸秆扎成的盖帘上,再用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密封起来,放在没有灰尘的地方进行阴干保存。因此母亲作的奶皮子金黄浸油,没有一点污渍,让人看上一眼就口水直流。

我参军后,每次探亲,战友们都嘱咐我带回来几张奶皮子。

每次归队,前脚还没迈进营房门,后脚就跟上来了。无论江南塞北的战友,只有一句话:“快把皮子交出来!”接下来就是遭遇土匪一样的洗劫一空。如今想想还是那么的温馨美好。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旗里工作。有机会经常下到苏木,于是也尝到了不少家庭制作的奶皮子,让我很是高兴。

有些牧户已经使用机械化生产,不再手工挤奶了,制作出来的奶皮子十分整洁卫生,形状各式各样。

母亲没有赶上机械挤奶的时代,她一生都附身在牛身下挤奶,再用一只老铁锅,千百次地熬制奶皮子。想到这儿,我落泪了。

不久前,我的几位战友提到当年奶皮子的这当事,希望到原产地去看一看。

巴胡塔苏木是旗里有名的奶酪之乡,距离旗里很近,我便欣然应允一同前往。

走村串户,在牧民家中喝奶茶,吃新出锅的奶皮子。这些来自南方的战友惊喜不已,不约而同地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如今,每次收到战友们的来信,品读他们一家人吃奶皮子的欢乐情形,一种喜悦之感油然而生,为我富饶的家乡和草原感到骄傲。

香甜的奶皮子,香甜的乡情乡风……

(包国卿)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