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京沪高铁9月提速,“复兴号”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7-27 16:42:55 高铁

麻辣财经

7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 “复兴号”将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约4个半小时,比现有运行时间缩短半小时左右。

为何京沪高铁要跑350公里的时速?跑得更快,列车是否安全,能耗会否增长过大?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麻辣姐今天登上G350727次列车,体验“复兴号”试跑350公里。

1

从出发到350公里时速,只用了12分钟

上午8点38分,G350727次“复兴号”高铁驶出北京南站,开始平稳提速。10分钟后,列车时速提至289公里,8点50分,时速提到350公里。列车从出发启动到350公里时速,用时只有12分钟!

此后,列车一直以350公里时速平顺运行。直到10点51分,列车顺利抵达郑州站。此间,“复兴号”最高运营时速跑到了352公里。

在中国高铁运营史上,京津城际、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杭高铁四条高铁都曾以350公里时速运行。那么这次“复兴号”首秀350公里时速,与当年的“和谐号”相比,表现如何呢?

2

京沪高铁上的“复兴号”

安全性良好。运行时速在350公里时的“复兴号”,脱轨系数在0.2到0.3之间,而国际标准是0.8。“脱轨系数越低越好,这说明京沪高铁的动态安全性没有任何问题。”长期从事动力学研究的西南交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婉明说。

舒适性更赞。在时速350公里运行下,“复兴号”平稳性指标在2.0左右。翟婉明介绍,按国际标准,这个指标在2.5以下就是优,而“复兴号”的指标证明其悬挂系统设计非常好,比“和谐号”更好。此外,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的司机室和车厢间区域噪音下降了4个分贝,通过隧道时的体验也更好。

 经济性更优。在350公里运行时速下,“复兴号”比“和谐号”的总用电量下降了10%。“每往返京沪一趟,‘复兴号’能比‘和谐号’省5000多度电。”铁科院机车车辆所研究员张波说。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运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事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中国高铁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复兴号’是中国标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我们不仅能够研发制造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也能够安全运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表示,“复兴号”不仅是科研产品,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老百姓带来直接获得感的产品,“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全面运营,证明中国高铁不仅技术先进,也是成熟可靠的。

高铁提速耗时缩短,经济效益提高

很多人关心:京沪高铁从30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乘坐安全吗?运营划算吗?

“‘复兴号’的安全性指标、舒适性指标都很好,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运营要求。”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

何华武介绍,京沪高铁已经做过提速可行性研究。尽管列车以350公里时速运行,将比以时速300公里运行的能耗提高20%至30%,但因为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将吸引更多客流。综合计算下来,财务匹配且有盈余,因此在京沪高铁上开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合适的。

我国实现运营的2.2万公里高铁网中,约1/3是按350公里时速设计建造的,但目前都是以300公里及以下时速在运营。为何率先选择京沪高铁达速?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看来,京沪高铁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距离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铁,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证明,线路的平顺性、列车的舒适性都达到了原有设计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理应达速。

“京沪高铁的设计时速就是350公里,让运营时速达到设计标准,既是满足技术上的最佳平衡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杜彦良说。

从市场需求看,截至今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6周年,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平均年运量超过一个亿。随着客运量的大幅提升,京沪高铁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2015年实现股东分红,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今年,京沪高铁日均开行列车数已高达426列,不少黄金车次出现了一票难求,“五一”小长假首日的客运量创下到了66.6万人次的历史纪录。多开一些车,列车开得再快一些,是不少京沪高铁旅客的心声。

何华武透露,今年9月,京沪高铁调图后,预计将开行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约7对,以北京到上海的车为主,但京沪直达车数量占比不会超过20%。随着“复兴号”列车供应的增加,今后还会继续加开。“尽管提速会导致成本提高,但在9月这次调图时,还是会提速不提价。”

中国中车执行董事孙永才则表示,“复兴号”的制造周期在8到10个月左右,中车一年能制造约400列“复兴号”,并将为提速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时速350的高铁,只是系列产品的一种

在采访中,不少院士建议,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运行一段时间后,京广、郑西等按350公里时速设计的高铁,都应该逐步提速到设计时速,从而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潜在效益。

那么,中国高铁会不会全面提速,时速“350时代”何时到来?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高铁的运行速度应该是在安全条件下的技术经济速度,时速350的高铁产品只是中国高铁开发中最高层次的产品,是高铁系列产品中的一种,但不代表全部。在西部,老百姓对票价更敏感,高铁就以时速250公里的产品为主打;在东部,旅客流量很大,又愿意以金钱换时间,那么会提供时速350公里的产品。未来,中国将形成覆盖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的高铁系列产品,这也是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京沪高铁提速至350公里,也引发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中车执行董事孙永才表示,“复兴号”的研制不仅是开发了性能优越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创建了中国标准的技术体系,构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高铁网上,每天运营着2693辆动车组,这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高铁大数据,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竞争资源。特别是‘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运行,为中国技术体系和运营经验‘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中国标准动车组更有影响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陆娅楠)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