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7-08-24 11:02:20 来凤 楚韵
8月23号,由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主办的“巴风楚韵·漆筷文化品鉴会”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一楼大厅举行。这标志着由湖北巴风楚韵公司倾情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提档升级模式。
“现在,传统工艺正在流失,我们需要举行更多这样的活动来宣传和保护好的工艺呈现给我们最生态自然的状态,能够唤起我们自身最善良的一面。”谈到对这次活动的看法高女士这样说道。
“来凤漆筷”作为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它承载着土家族苗族的历史沉淀和工艺精髓,文化底蕴深厚,制作工艺独特,是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融合的典范。它以精美罕见的檀木、贴樟、楠木、红木等名贵木材和优质楠竹经蒸煮、烘干、裁料、刨板、破条、削尖、打磨、锯头、削头等20多道工序做成筷胚。传统工艺能抵抗住历史洪流留到现在在证明了工艺优秀的同时更说明了它收到了好的传承。“来凤漆筷”也是如此,在来凤县巴风楚韵工贸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在公司董事长吴雪峰的坚持下,漆筷文化得到了优质的传承和发展。
“据我了解制作漆筷中最珍贵的应该是桐油和生漆,因为我是恩施当地人,所以我知道从一棵桐树所能提取的桐油很少,提取的过程也很不容易。”参会者王先生在了解漆筷制作材料后感叹道。“来凤漆筷”的涂料选用的是“金丝桐油”和“利川坝漆”,筷胚精选珍贵的檀木、贴樟、楠木、红木等名贵木材和优质楠竹加工而成 ,镶嵌物则用的是纯自然环保的七彩贝壳、珍珠粉。其中“金丝桐油”产于鄂西来凤境内,因其色泽金黄,沾之牵成金色丝线,故得其名,其比重轻、干燥快、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防腐杀菌的油质性纯天然环保涂料,曾获国务院“来凤桐油质量第一”奖牌、省政府“来凤桐油质量最好”锦旗。
“现在扶贫不能光靠个人,靠个人富起来的几率太小,主要还是要靠企业、靠产业才行”,王先生在了解巴风楚韵公司在履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后说道。恩施州来凤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为了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巴风楚韵公司扛起大旗,承担着当地130多个贫困农户的脱贫攻坚任务,涉及贫困人口410多人,每生产一双“来凤漆筷”就能帮助约20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
巴风楚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雪峰表示,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视为“东方的文明”。筷子不仅是中华饮食习俗重要的文化符号,还被赋予很多意义。“来凤漆筷”作为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它的独特制作工艺将筷子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它将代表湖北,代表巴楚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推出国门,推向世界,在世界中心唱响独属于它的“巴风楚韵”之歌!
(陈 伟 粟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