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旅游

把衣服“缝”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民生网2017-08-31 09:32:55 惠安 金台西游 嘻游记

摘要: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惠安女的故事。

福建惠安大岞村,位于惠安县崇武镇,地处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集中居住点。惠安女的服饰源于百越文化,又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传承,顽强地保留下来,如今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惠安女的故事。身着艳丽色彩的惠安女,边绣花边聊着姐妹之间私房话,日常的生活,在一针一线的轻拢慢捻中慢慢流逝,时光很慢,把细密的心思缝进衣服里的情节很美。温润的海风轻轻吹着脸颊,远远遥望,从海的彼端走来了传说中的惠安女。

惠安女虽然也是汉族,但是她们的服饰十分特别,头披花围巾,戴着斗笠,上身着斜襟的短衫,下身却是宽大的黑裤,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经赞美惠安女的服饰,山石玲珑,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

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自然成了勤劳的代名词。看她们身材瘦弱,却抬着壮小伙子才能抬起的石块,不由得肃然起敬。

惠安女以大海为舞台,在最美的海岸线上辛勤劳作,收获属于她们自己的生活圆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着惠安女服饰的女子了。八零后的惠安女曾梅霞,以弘扬惠女精神,搭建交流平台为宗旨,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惠女客栈,让来自海内外喜爱惠安女的摄影师和游人,更加深入贴切地了解惠安女的精神和文化。

某些老时光,以及老时光里的风景,随着潮水的冲刷,已经永久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想再次欣赏到惠安女的风采,只能靠惠女们原汁原味地重现了。生活也许艰难,可有一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在忙碌中也不忘记寻找一些小快乐。在细软的沙滩上,搬个竹凳安然地坐下来,把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潜心的编织进渔网里。

渐渐地,暮色四合,看她们手脚麻利地收拾起尚未编织好的渔网,踩着夕阳的余晖,缓缓归家。大海和石头,一柔一刚,一如此刻夕阳下晚归的惠安女,娉婷的身姿,坚强能干的性格,完美融合在一起。(雁行江湖)

(责任编辑:宋盈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