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5-11-14 16:39:24

编者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之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民生周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坚持‘民生为大’ 办好民生实事”系列封面报道,通过一个个基层一线典型案例,盘点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十四五”时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效、宝贵经验,为“十五五”时期坚持“民生为大”、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系列封面报道首期,我们通过扎实深入的采访调研,生动展现广东、北京、河北、湖北、湖南、陕西等地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生态等重点领域破解民生难题,把一桩桩民生“小事”当成大事来办,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化作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账单”。
本期《民生周刊》还刊发“‘民生为大’援疆行”系列报道广东篇,全面展现广东用心用情对口支援新疆,在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卷首语
回应群众呼声 办好民生实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将“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聚焦民生重点领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一件件民生实事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详见)
“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篇)
广东援疆:坚持“民生为大”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巍巍天山见证粤新情深,浩浩珠江奔涌援疆大爱。自1998年开启对口援疆征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广东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在天山南北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援疆篇章。(详见)
“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篇)·指挥长说
锚定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
持续推动广东援疆工作“走在前列”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大政治任务。广东援疆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粤新(兵团)两省区党委的领导下,锚定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走在前列”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第九次、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在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在增进民族团结、增进“五个认同”上推动广东援疆高质量发展。(详见)
“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篇)·综述
广东奋力书写屯垦戍边的援疆新篇
在疆有作为 离疆有成果

从新疆哈密市区的南粤文化中心,到喀什市区的广东路,一个个镌刻着岭南印记的地标,诉说着粤新两地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从1998年起对口支援哈密,到2010年至今倾力支援喀什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万里不为远,粤新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已绵延近30年。(详见)
“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篇)·援疆故事
广东援疆教师姚春霞
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孕育生机

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三中学,来自广东的援疆教师姚春霞已陪伴两届学生成长。她总爱在课间凝望窗外—道路两旁矗立着笔直挺拔的白杨,生机勃发。(详见)
跨越5000多公里,书写医疗援疆“粤喀答卷”
彭俊:让高质量医疗服务扎根南疆大地

2024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副教授彭俊跨越5000多公里,从广东广州来到新疆喀什,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援疆征程。(详见)
“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篇)·图说援疆
广东援疆:加强文化双向交流互鉴

广东援疆强化中华文化浸润和交往交流交融,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持久精神动力。(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