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农商银行刘家场支行提前完成“春天行动”贷款计划
来源:民生网
2025-03-04 14:00:29

松滋市刘家场镇地处松滋西南,位于荆州、宜昌、常德三市的交界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子镇,也是一个工业强镇、人口大镇,曾被冠以“小上海”之称,历史根基和经济基础均十分深厚。但近几年,因辖内的厂矿企业搬迁和松宜煤矿的关闭,刘家场镇也渐渐没落,经济形势不如从前。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下行,加之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湖北松滋农商银行刘家场支行各项业务发展也遭遇“瓶颈”,经营考核不断被兄弟行赶超,员工士气日益低落。

但在2025年支农支小服务“春天行动”中,刘家场支行坚持翻篇归零,以“春天行动”为新起点,全员拧成“一股绳”,紧盯各项任务目标,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各项业务逆势突围,迎来新曙光。截至2月26日,该支行贷款考核完成数5119万元,完成“春天行动”计划的122.48%,全行排名第二;纯贷款日均净增考核完成数3436万元,完成“春天行动计划”的112.07%,全行排名第一;贷款综合完成率145.29%,全行排名第一。

一池“死水”变“春水”

“要想完成任务,信心是第一位的!”在兄弟行纷纷“取经”时,该支行负责人张灿总是这样说。张灿是一名年轻行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支行员工平均年龄29岁。去年12月份刚到刘家场支行时,张灿就发现大家的状态不佳,人心较为涣散。通过逐一谈心,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长期考核靠后,员工工资收入低,工作没有成就感,员工内生动力严重缺乏。

为了增强支行团队凝聚力,张灿便定期组织开展茶话会,交流工作心得,释放工作压力;在“春节”前后,进行员工家访,争取员工家属对工作的支持;在任务分配上,因人而异、因材施策,自己“挑大头”,让员工能够“跳起来摘桃子”。经过一系列探索,支行工作氛围越来越好,员工争先进位的信心越来越足,支行的业绩也开始稳步攀升。早在1月7日便提前完成了“春天行动”贷款余额净增计划。春风拂面,一池“春水”渐渐苏醒。

金融“暖流”润“心田”

“春节”前夕,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一场意外降临到了某钢构公司。因电器短路,公司厂房被大火吞噬,滚滚浓烟瞬间笼罩大地,也让公司老板彭总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春节”前后正是销售高峰期,前期的账款又还没收回,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得知公司处境艰难,刘家场支行信贷人员再次登门。虽然前期彭总拒绝了刘家场支行抛出的“橄榄枝”,但这一次支行信贷人员的到来,仿佛黑暗中的一束曙光照进了彭总的生活。调查、签约、审批、授信、提款……2天内,一系列手续高效办结,280万元的“福商贷”犹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钢构厂,也温暖了彭总的“心田”。像彭总这样在发展中遭遇波折的企业还不在少数,刘家场支行总是在关键时刻“拉一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以来,刘家场支行以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抓手,在前期包村包片责任分区基础上,由行长和3名客户经理对“对接清单”内的57家企业进行认领,逐一上门宣传政策,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到目前为止,该支行已运用创业担保贴息贷、链式微贷、科创贷等产品,为辖内34家企业累计授信2.13亿元,为本土企业和特色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下沉“重心”广“开源”

刘家场镇有5个社区、21个行政村,全镇户籍人口有6万余人,市场潜力巨大。为了找回流失客户、挖掘新客户,“春节”前夕,支行班子成员邀请机关包片、包点领导一起,上门拜访镇委、镇政府以及镇直部门、辖内重点企业以及存量黄金客户,争取支持,搭建批量获客渠道。“春天行动”期间,支行借助“智慧食堂”“三资平台”“银医通”等项目建设契机,对辖内医院、学校进行了全方位对接,为医务人员、教职工发放贷款312万元,新增客户数22户。

支行外勤人员充分发挥“金融村官”身份优势,积极对接村“两委”、卫生室、种养大户、务工带头人等“关键人”,邀请其充当“信息员”“联络员”,进行客户转介绍。截至目前,该支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2亿元,村均贷款突破1000万元。支行内勤人员利用班后时间走访沿街商户,宣传最新贷款政策,邀请客户签约体验,帮助提升客户数。同时,积极发动亲友介绍贷款客户。目前,该支行7名内勤人员已营销贷款1080万元,均已完成自身贷款任务。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刘家场支行始终坚定必胜信心,不抛弃、不放弃,用实干实绩谱写了一段属于春天的“传奇”。“春天的故事”仍在上演,相信刘家场支行的未来将会更加精彩!(李萌)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