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作为中部地区的县域代表,围绕“三聚焦”,在多维度教育、多元化用才、多向性聚才上取得新突破,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聚焦发展需求,多维度教育人才辈出
“写出来”摸清人才需求。洪洞县委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深入调研目前全县发展中遇到的农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对各个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新人才需求清单,精准施测教育培训。
“合起来”增强人才教育实力。洪洞县积极创新“洪洞县中医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洪洞县中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专业团队和科研力量,依托职院在基础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的培养优势,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地协同育人。
“沉下去”挖掘一批致富人才。洪洞县以县委“4315”产业振兴体系为指引,着力培养一批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创新推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实施“十严格、五注重”管理模式,以粮油稳产和产业振兴为导向,分产业、分类型开展培训。堤村乡学员王庆学通过参加寿光蔬菜产业培训,带动全村发展西瓜种植500余亩,实现年增收超30万元。培训形式突破传统,采用“理论+实训+线上跟踪”组合模式,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累计培养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几千余人次。涌现出“中药材、电商、庭院经济、文创”等各类“4315”产业领军人才12余人。
聚焦产业用才,多元化构建人尽其才
特色岗位激活人才发展动能。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桥梁。2024年实施的紧急引才计划中,针对教育、卫生系统引进67名硕士以上人才,特别设置“企业研发导师”岗位,要求引进人才的同时,承担校企合作项目指导职责。这种“人才引进即嵌入产业链”的策略,使深圳技术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县域层面得到创新性应用。
特色制度点燃人才使用活力。 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方面,探索“项目+人才”的柔性引才模式。通过设立“星期天专家”制度,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人员利用节假日开展技术咨询,实施“创新平台创建支持计划”。高标准打造山西华翔高端铸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研创新人才基地,支持山水水泥博士工作站成功挂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实验中心”,鑫锐机械、飞虹微纳米光电入选市级人才基地,探索“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等新模式。
聚焦引智聚才,多向性形成人才回流
政策创新构建人才引力磁场。优化实施引才兴槐9条、一体化服务、“同工同酬”等系列引才聚智实措。绘制“槐乡人才地图”,分领域建立人才数据库2.8万余人。精准对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46所名校名院,举办主题宣介、项目对接、座谈签约等活动60余场,引进博硕人才109人、签约落地项目27个、合作金额达119.77亿元。
双向激励激发人才动力。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贴,学费补贴、生活补贴、子女入学优先、交通费用补贴等多项政策支持。这种“物质激励+制度护航”的组合拳,使人才引进数量较三年前增长300%。同时实施“槐乡英才”计划,通过乡情纽带吸引160余名在外高端人才返乡建设,形成“人才回流”效应。
通过以上生动实践,洪洞县实现了人才规模稳步壮大,企业创新活力加速迸发,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积极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史晋瑜)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