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我们公司一上岗就能快速进入角色,成为公司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的骨干力量。”武汉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兰键有感而发。
这标志着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成功走出一条校企融合、开门办学着力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之路。
近年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紧盯社会需求和行业趋势,积聚社会力量开门办学,不断探索课程设置到实习实践全方位合作,变教科书式教育为满足现实需求的人才培育模式,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技能培训规划有机融合,全力培养适销对路、未出校门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与欢迎。该校学生就业率逐年攀升。
产教携手 企业难题成教学课题
“我们公司从大学一年级就坚持委派工程师和业务能手深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给学生传授技能、介绍企业文化,提前让学生感知企业生产生活氛围。同时,把平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带入课堂,让师生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攻关。”武汉海尔负责产教融合的宋立民说。
据宋立民介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的学生就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王帅是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16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到专业知识和企业情况。王帅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知识。刚脱下学生装的他就被武汉海尔聘用为注塑管理员。王帅将学到的工业机器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对企业老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他主持的技改项目获得全国年度创新奖。
“我们的老师就是后来我们进入企业的师傅,双方知根知底。我们在学校就了解到企业的所盼所求,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个人也得到了进步。仅几年时间我就在公司附近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王帅笑言。
“我们学校抓住坐落在中国车谷的地域优势,先后与小鹏汽车华中基地、海尔武汉公司、吉利汽车和东风汽车等10多家单位联合,把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请进学校讲企业文化、讲专业知识、讲实操技术让学生了解企业、学到技能,快速进入职场。这样一来,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利用,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思想达到高度契合。”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泽军说。
开门办学 职场需求成办学追求
紧靠长江汉南段江边的小鹏汽车(华中)基地,偌大的厂区停满了一辆辆外观精美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零部件生产车间内,一张张青涩的学生脸上绽放着旺盛的求知欲,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黄进涛娴熟的操作手法……这是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小鹏班的学生把授课的课堂位移到了工厂车间。
“现场观摩师傅手把手地教学远胜于坐在教室里枯燥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在观摩中动手,在动手中领悟技能。”2022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何轲说。
小鹏汽车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剑感受颇深,“在其他企业面临招到好工难、岗前培训难的时候,小鹏汽车因为联合办学,现场教学,学生还未毕业就可以进入我们企业直接上岗了。我们还可以优中选优。”
“我们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有的放矢设置专业且让车间与课堂对接,这种订单式教学有效衔接了校门与企业门无缝对接。像我们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专业的人才十分抢手。尤其是我校与武汉海尔联合培养的智能创新实训基地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开发出企业人财物跟踪管理智能软件,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一倍还多,节省人力成本近70%。”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副院长贺路介绍。
汇聚动能 高质学生成就业明星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流传着党委、政府乐当“媒婆”促成校企联姻的新鲜事。只要企业在新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和人才招揽等方面有困难,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成为首选。现在已经有近20个用人单位与该校达成联合办学意向。
“最近又有几家企业联合我们共建实训室,把实训室搬进了我们校园。通过实训室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培养出企业喜爱的高素质人才。”贺路满脸绽笑。
周旗是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届毕业生。人还未出校门,就有6家企业争着与他签订用工协议。最后他选择了专业对口、企业文化氛围浓和工资待遇优厚的一家公司。
“地方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学校和企业联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老师因人因岗教学以及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协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等多位一体共同发力,是我校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学生的重要秘诀,也是企业择优选学生及学生优选企业的新动能。”李泽军快人快语。
“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融合广泛的社会力量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用大国工匠精神铸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今后,我们将继续融合社会力量开门办学,不断培养有大视野,大格局,能堪大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校长钟立表示。
(董珂彤 邹璇)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