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如诗,美景入画。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梅县区连续四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连续五届被文旅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年跻身广东省十强,彰显不俗的实力。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外景。 欧阳孔泳摄
近年来,梅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将农业、文化与旅游、体育、商业深度融合,奏响了一曲激昂的高质量发展乐章。今年“五一”假期,梅县区精心谋划了一系列农文旅体商宣传推介活动,还鼓励辖区文旅企业推出文旅消费惠民措施,“新玩法”拉动假日消费热潮,让市民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尝头”。这一系列举措催生了良好效应,促进梅县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实现了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双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梅州市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全新打造的特色IP项目——雁山湖松鼠庄园,以“森林微度假·遛娃山湖间”为主题,挖掘松鼠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打造沉浸式“森林遛娃”新体验。一家人在这里,孩子尽情撒欢,家长也能充分放松,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这里迅速成为亲子家庭出游的热门打卡地。
而在南口镇侨乡村开心农场,又是另一番欢乐的景象。欢笑声此起彼伏,如同欢快的乐章。划船抓鸭子活动中,大家奋力划船,溅起欢乐的水花,目标是抓住那些灵活的鸭子,紧张又刺激;折返跑取物考验着参与者的速度和反应能力;奥特曼打“怪兽”真人互动更是将孩子们带入了充满想象的英雄世界;一系列活动将自然野趣与创意互动完美融合,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让大家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快乐。
在丙村镇,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事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活力丙村·农趣无限”,游客和村民抱着冬瓜接力跑,那圆滚滚的冬瓜在大家手中传递,仿佛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模拟插秧和农耕活动,让人们体验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大家乐在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充满了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与此同时,绿茵竞技也引来了八方来客。在丙村镇长隆足球公园,广东长隆2025梅州李惠堂杯五人足球争霸赛激情上演。来自澳门、湖北、江西等8支省内外足球劲旅同场竞技,奉献精彩纷呈的赛事,球员们在球场上奔跑、传球、射门,汗水湿透了他们的球衣,但他们的眼神坚定而炽热。观众们的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球场掀翻。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足球的魅力,也为梅县区的旅游增添了一抹动感的色彩。
农文旅体商共舞,绘就乡村好“丰”景。梅县区积极开展镇村申报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工作,成果显著。雁洋镇在2021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省级旅游度假区,2024年入选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这里的长教村在2020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松口镇也在持续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并于2024年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名单,大黄村也于2024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绿水青山间,乡村在蝶变,生活在升腾。
此外,梅县区还坚持创新发展,用全域化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共建共享的空间格局。城东镇建设的玉水厨乡·小蛮牛田园综合体,充满了田园风光和乡村美食的诱惑,还获评了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水车镇深挖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建设茶山村村史馆,全力彰显、保护和延续茶山村的民居文化、宗祠文化、耕读文化、名人文化,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打造仪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入梅县区仪园文物收藏陈列馆,推动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游玩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一个个美丽乡村如同散落的珍珠,巧妙地串珠成链,打造成了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更多城里人走进乡村,带动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梅县区还围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主题,结合季节特点、时间节点,推出不同的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春天可以去赏花踏青,感受万物复苏的生机;夏天可以去山间避暑,享受清凉的山风;秋天可以去采摘果实,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天可以去感受民俗文化,品尝可口的客家美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在文化方面,梅县区坚持以文塑旅,大力推进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叶剑英纪念园依托叶剑英故居,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可以在这里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九龙嶂革命根据地辟为革命历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等,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多有趣好玩的体验,梅县区在梅州高铁西站、松口镇、南口镇、丙村镇、雁洋镇建成了包括梅县客家山歌、梅县竹板歌、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等8个非遗项目的传习场所(地点)。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悠扬的客家山歌,感受那独特的韵味;可以看到艺人用竹板打出欢快的节奏,表演精彩的竹板歌;还可以参与客家娘酒的酿造过程,品尝那香甜的美酒。通过推介梅县美景与非遗文化,让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促进梅县区文旅出新出彩。
梅县区副区长陈春妮表示:“梅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全力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叶帅故里·大美梅县’的品牌更加响亮,为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相信在梅县区的不断努力下,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未来充满无限美好。
(黎剑 冯森达 吴碧芬 刘俊威)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