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金融“组合拳”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三难”——人行巴南分行因地制宜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来源:民生网
2025-07-07 09:54:17

科技金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的指导下,人行巴南分行聚焦辖区科技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以及科技金融瓶颈难题,以金融服务深耕园区、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使用、金融产品模式创新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辖内重庆国际生物城创新药产业生态圈、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綦江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向“新”而行,焕发蓬勃生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6.4%、17.2%、87.2%,在贷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69.2%、79.7%、6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创新信贷产品  破解“缺抵押”难题

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重技术、高成长特征,注定其缺乏传统的融资抵质押物。人行巴南分行指导辖区银行机构授信风控理念逐渐从“重抵押”向“重成长”转变,突破传统信贷依赖固定资产抵押的局限,积极推出巴渝e贷、科技e贷、担保e贷、科创快贷信用贷、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产品,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获得感”。

重庆某公司专注于通用航空服务、机器设备零部件制造,拥有32项专利及10项著作权。随着订单量快速增长,该公司急需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货款,但受限于轻资产运营模式(无其他不动产),缺乏符合传统信贷要求的抵押物。华夏银行巴南支行深入调研后,针对公司“技术强、资产轻”特点,创新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产品,采用“信用+专利质押”组合模式为公司提供99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没想到用专利我们就获得了贷款,还享受到专精特新额外优惠利率30BP。”公司负责人感叹道。有了这笔资金及时雨,该公司预计年度销售额将同比增加30%。

多维量化评估  解决“看不准”难题

针对科技型企业技术新、创新性强特点,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专业技术评估能力不足,面临难以准确评估企业价值和风险的难题。人行巴南分行指导部分银行机构大胆探索,创设“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根据科创企业特点,从产业链、知识产权、企业奖补、资管团队等多个维度考察企业,由系统测算授信额度,替代传统财务报表、有形资产、增信手段等评价方式,让技术资本与技术资产转化为可评估的科技信用资产。

重庆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宁波英思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免疫细胞病理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免疫细胞病理肿瘤筛查全套解决方案,为重庆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23项、商标3项、软件著作权2项等知识产权及相关资质。随着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也大幅上升,建设银行南川支行多维增信评估,基于其科技资质、知识产权、纳税社保等维度,量化企业创新价值,推动技术从专利到产品转化。并且根据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动态指标调整授信额度,通过绿色通道耗时1天完成3年期405万“善科贷”授信审批全流程,精准支持区域科技企业发展。

加大金融供给   缓解“贷不足”难题     

一是聚焦政策引领,用好“园区+金融”服务模式。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银行机构等探索科创金融“政银投担”多方联动机制,组建“政策+信贷产品”宣讲团,赴辖区主要园区开展政策宣讲6场,惠及企业近600余户,扩大政策覆盖面,推动惠企政策精准对接。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运用,发挥再贷款资金撬动作用。加大“政策辅导-项目申报-银企对接-监测督导”全流程指导,推动辖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授信7.5亿元。三是聚焦“投贷联动”,增加融资渠道。指导股份制银行充分利用集团资源,探索“投贷联动”为高成长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综合服务。

邮储银行巴南支行围绕巴南区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高职城四大园区,依托“一园区一金融服务团队”充分摸排园区企业融资需求,为巴南区先进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定制金融服务,创新推出“集群e贷”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园区内某锻压有限公司由于开立新生产线急需一笔资金周转,该行立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精准匹配创新产品“集群e贷”,实现智能审批、高效服务,从客户申请到放款仅用时2天。该笔“集群e贷”的投放是邮储银行重庆分行系统内首笔落地业务,也是银行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特点精准匹配信贷产品的积极探索。(朱玲利)

(责任编辑:罗芳菲\贾伟(实习生)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