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关于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战略部署,西藏区分行紧扣总行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以结果为准绳,从信贷领域“小切口”入手,着力破解痛点难点问题,扎实推动“两化”工作落地生根,力争实现“反复发作问题减少、问题严重程度降低、低级错误杜绝”的治理目标,为全行高质量发展筑牢信贷管理根基。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确保“两化”工作落到实处,信贷领域建立了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推进机制。确立“按月调度、按季通报”的常态化督导模式。每月,行领导主持信贷领域“两化”工作调度会,对整改措施清单进行集中会审,确保每一项措施都精准落地;每季度,则对工作成效进行全面核查与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纠偏,形成了“部署-执行-反馈-优化”的管理闭环,确保了“两化”工作不走过场、持续有序深入。
深化源头治理,夯实合规根基。针对信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西藏分行从提升认识和精准整改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是组织信贷条线全员结合制度及案例学习,围绕如何结合“两化”工作提高合规办贷能力,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开展学习讨论。破除“粗放思维”和“路径依赖”,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精细管理出效益”理念。将两化治理方案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自查、核验与总结,压实各环节责任。二是实施信贷数据精细化治理,深化典型问题溯源整改。建立数据质量问题台账,对重复性错误进行重点管理,要求相关部门不仅就事论事完成整改,更需从制度流程、人员操作两个维度进行全面梳理与剖析,实行数据修正“七日办结”机制,将数据质量责任贯穿数据生产与审核全流程,查找漏洞,加强培训,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优化关键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以提升效率、控制风险为目标,西藏分行对信贷关键环节进行了优化与细化。一是规范贷审委履职管理,提升审议质效,修订并印发了《西藏分行贷审委个人委员考核方案(2025年修订)》,通过完善考核指标、引入主问询人制度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贷审委履职行为,强化了委员责任,有效发挥了贷审会集体决策与风险把控的作用。 二是细化放款审核标准,筑牢操作防线,针对放款环节存在的“资料繁琐、标准不一”等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放款监督的有关通知》,系统梳理内外部制度要求,细化各类支付场景的审核要点,并将关键风险控制点嵌入标准化模板,减少了自由裁量空间,切实为信贷资金的安全发放筑牢了操作防线。三是建立复盘机制,提升管理韧性。定期组织对办贷管贷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涉及新模式、新产品的业务进行集体复盘剖析,摸清风险底数、系统总结办贷管贷过程中的关键点与实践经验,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标准化的操作指南,持续优化作业标准。
强化风险管控,筑牢安全防线。聚焦信贷全生命周期,落实四早要求,前瞻防控风险,西藏分行将“两化”要求融入存续期风险防控各环节,致力于提升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和精准性。一是开展押品管理专项排查。组织对全辖存量押品进行了系统性摸排,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有效压实了押品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存续期风险管理。按季召开合规案例剖析会,对存量项目进行深度剖析,查找风险隐患;对亿元以上大额关注类贷款,严格执行“一户一策”风险化解方案,全力保全资产。
推动精准营销,赋能业务发展。为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西藏分行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注入到客户营销全过程,通过完善客户营销对接机制,规范营销对接流程,逐步推进客户营销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制定《西藏分行关于开展“大走访、深营销、强服务”的实施方案》,设定了明确的客户走访、项目入库、贷款审批与投放等量化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协同营销模式,与兄弟分行联合开展央企专项营销行动,共同拓展优质客户市场,旨在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业务源头,促进业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央啦)
(责任编辑:李菁)